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数据说明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057条


字段展示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字段
序号
姓名
性别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正文内容

样本数据

序号姓名性别民族类别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正文内容
01-0001王安江苗族民间文学Ⅰ-1苗族古歌贵州省台江县男,苗族,1935年生,2010年去世,贵州台江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古歌代表性传承人。1968年,王安江开始学习苗族古歌,通过刻苦学习,佐以嗓音与记忆力的先天优势,形成了深情婉转、优美流畅的唱腔特点,具有明显的古风遗韵。他演唱的古歌语言生动,概括性强,富于哲理,耐人寻味。其内容多为酒宴上的对唱、劳动生活中的说唱以及茶余饭后的交流传唱。在数十年的表演与传授过程中,王安江深受苗族同胞尊重和好评。在演唱、传承的同时,王安江共搜集整理苗族古歌12部,约二十四万字,包括《开天辟地》《打梁造柱》《酿酒歌》《枫木歌》《打金运银》《铸日造月》等。这些重要的文字记载,对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研究苗族古代历史文化都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2006年,台江县人民政府成立了“王安江古歌整理办公室”,专门整理这份宝贵的资料。在2004年举办的“贵州苗族姊妹节苗族古歌大赛”中,被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台江县文化局、台江县文化保护办公室授予“古歌歌师”称号。2006年,贵州省人事厅向其颁发了“高级歌师”证书。
01-0002刘永洪苗族民间文学Ⅰ-1苗族古歌贵州省台江县男,苗族,1936年生,贵州台江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古歌代表性传承人。刘永洪自少年起随母学艺,在社会生活实践和与其他歌师的相互学习中逐渐汲取了苗族古歌的精华,至18岁时已掌握了大量的歌谣,30岁就熟练掌握了苗族创世史诗(共12部古歌)及劳动生活歌、开亲歌、爱情叙事诗“仰欧瑟歌”“曲艺嘎百福情歌”等。刘永洪的唱腔深邃低回,古风盎然。他在歌场上的精彩对答颇得乡人好评。多年来,刘永洪在大小酒宴上对歌、在茶余饭后说唱交流数千场次,他的《开天辟地》《打梁造柱》《酿酒歌》《枫木歌》等歌谣多次在当地的姊妹节、龙舟节等节庆活动上交流传唱,对苗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4年,刘永洪被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台江县文化局、台江县文化保护办公室授予“古歌歌师”称号。
01-0003龙通珍苗族民间文学Ⅰ-1苗族古歌贵州省黄平县女,苗族,1936年生,贵州黄平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古歌代表性传承人。苗族古歌是苗族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史诗,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与万物的起源、初民时期的大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可谓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由于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古歌传唱起到了传承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功能。演唱古歌有着严格的禁忌,只有在祭祖、婚丧、亲友聚会和节庆等重大场合才能演唱,演唱者多为年长的巫师与歌手。龙通珍从6岁开始跟随祖母、母亲学习苗族古歌,上承龙垢玉、潘巫福等八代约四百余年的传唱历史,20岁后成为歌手,因为技艺熟练且能歌善舞而颇得好评。龙通珍不仅执著于苗族古歌的演唱,还向本村及附近村寨的百余名后辈传授古歌,培养了一批年轻的苗族古歌歌手,对苗族古歌的传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除了苗族古歌,龙通珍还能演唱大歌、酒歌及旅方歌等百余首。
01-0004王明芝苗族民间文学Ⅰ-1苗族古歌贵州省黄平县女,苗族,1939年生,2010年去世,贵州黄平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古歌代表性传承人。由于苗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文字,苗族古歌的创作与传承只能口口相传。传承古歌的方式也较严谨,有祖先传授、家庭传授、师徒传授、自学等几种。王明芝5岁起随母亲与祖母学习苗族古歌,30岁后成为歌师。成为歌师之后不仅亲传于儿女,还培养了苗族年轻歌手八十多名。经她指点的歌手多次在古陇九月芦笙会、飞云崖“四月八”等大型集会的比赛中获得佳绩。除了苗族古歌,王明芝还能演唱大歌、酒歌及旅方歌等百余首。
01-0005曹明宽阿昌族民间文学Ⅰ-3遮帕麻和遮咪麻云南省梁河县男,阿昌族,1943年生,云南梁河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遮帕麻和遮咪麻代表性传承人。《遮帕麻和遮咪麻》是阿昌族创世史诗,流传于云南省梁河县阿昌族地区。诗中的主人公遮帕麻与遮咪麻是阿昌人传述的两位开辟神。该史诗充满了奇伟瑰丽的幻象﹐保留了阿昌族先民对天地形成﹑人类与万物起源的原始记忆﹐对研究阿昌族的历史、信仰与习俗均有重要价值。阿昌族将主持祭祀活动的人称为“活袍”,活袍是《遮帕麻和遮咪麻》的主要代表性传承人和传播者,是阿昌族宗教、礼仪、道德的化身,在阿昌族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地位。歌唱《遮帕麻和遮咪麻》全部使用阿昌语,在阿昌族语言快速弱化和消亡的今天,活袍已经成为研究阿昌族古语的活载体。曹明宽30岁开始主持各种祭祀活动,是梁河县阿昌族仅存的三位活袍中名气最大的一位。他能完整唱诵《遮帕麻和遮咪麻》,精熟于本民族的各种祭祀程式、相关禁忌和习俗礼仪,能够使用阿昌语、汉语、傣语、景颇语等多种语言主持祭祀活动。
01-0006李扎戈拉祜族民间文学Ⅰ-4牡帕密帕云南省普洱市1939年生,云南普洱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牡帕密帕代表性传承人。《牡帕密帕》是拉祜族民间流传最广的一部长篇诗体创世神话,多在传统节日、宗教活动与婚丧嫁娶时演唱,完整地表演一遍需要三天三夜,对教育启蒙、传播民族精神及传授劳动技艺等具有重要作用。李扎戈自幼喜欢本民族文化,在跟随老艺人学习十多年后,能够完整演唱《牡帕密帕》,40岁时成为当地有名的歌手。李扎戈的演唱优美动听、生动活泼、扣人心弦,歌词通俗简练,演唱以字行腔,具有说唱特点。如今,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拉祜族民间说唱口述文学《牡帕密帕》的传承受到极大冲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全县能够完整演唱整部长诗的艺人不到十人。为使这部拉祜族的百科全书能代代相传,李扎戈积极向附近的年轻人传授该史诗的演唱方法和内容,现有五位年轻人正在学习演唱《牡帕密帕》。
01-0007李扎倮拉祜族民间文学Ⅰ-4牡帕密帕云南省普洱市男,拉祜族,1943年生,云南普洱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牡帕密帕代表性传承人。李扎倮自幼生活在拉祜山乡,从小就非常喜爱本民族传统文化,自少年时期就开始学习芦笙舞和拉祜族口述文学《牡帕密帕》的演唱。李扎倮的演唱多为大调式,一般由一个人演唱,随歌词的多少增减音节,重复演唱曲调直至唱完全部歌词,段尾常加入“拉祜”或“拉祜搓”作为结束。随后可以加念白,念白可以是刚演唱完的歌词或将要继续演唱的歌词。念白没有固定的句数,8句、16句或更多,视当时的演唱气氛和艺人的情绪而定。因为能够完整地演唱《牡帕密帕》的19个篇目,并掌握了一百多套芦笙舞,李扎倮被称为“嘎麦巴”“芦笙王子”,对弘扬拉祜族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2006年参加“思茅市首届艺术节”时,因演唱《牡帕密帕》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1989年,李扎倮演唱的《牡帕密帕》经整理后由云南民族文化出版社出版。
01-0008石光明苗族民间文学Ⅰ-5刻道贵州省施秉县男,苗族,1941年生,2010年去世,贵州施秉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刻道代表性传承人。苗族《刻道》即“刻木”,汉语称为“苗族开亲歌”,是苗族酒歌的一种。演唱者在歌唱时手持圆形竹木棒,其上刻画有歌唱的主要内容,故得此称谓。苗族《刻道》是由五言体组诗的形式构成,它叙述了苗族古老的婚姻习俗,对研究苗族发展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石光明是当地著名歌师吴朝贵的传人,30岁时便能把苗族《刻道》歌倒背如流,是当地最有名望的歌师之一。附近的歌手几乎都曾随他学习《刻道》。除了《刻道》,他还会演唱《姊妹歌》《年歌》《择日歌》等酒歌。随着时间的流逝,苗族的婚姻习俗已经部分地被现代生活方式同化,50岁以下会唱苗族《刻道》的人已经很少,有的村寨甚至出现断代的局面。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石光明就参加了由施秉县文化馆组织的全县民间艺人座谈会与苗族民间文学抢救会,积极关注并致力于苗族《刻道》的传承与发展。他的代表作品有:苗族《刻道》《豆组歌》《年歌》《择日歌》等。
01-0009吴治光苗族民间文学Ⅰ-5刻道贵州省施秉县男,苗族,1946年生,贵州施秉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刻道代表性传承人。吴治光师从本寨歌师,是当地苗族《刻道》的第九代传人。他不仅演唱技艺出众,会演唱包括《刻道》在内的十二酒歌,而且对《刻道》的传承工作十分积极热心,始终坚持传艺,授徒人数众多。施秉县申报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刻道的部分资料,就是由吴治光整理提供的。海内外多家电视台录制播放了吴治光演唱的《刻道》,对弘扬苗族文化、传播《刻道》技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吴治光主要代表作品有:苗族《刻道》《年歌》《择日歌》《叙酒歌》等。
01-0010乔玉安汉族民间文学Ⅰ-13河西宝卷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男,汉族,1944年生,甘肃酒泉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西宝卷代表性传承人。宝卷又名“宝传”,是明清以来流传于民间的讲唱文学,由唐代的变文、讲经文演变而来。念宝卷,俗称“念卷”,又称“宣卷”,因宝卷的结构为散韵相间,念卷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读书念文,须强调音律声调,因而,念卷人非一般读书识字之人所能担当。乔玉安从1962年开始学习念卷,是该地区念卷第三代传人。1987年,乔玉安担任红水片玉花堂堂主,主持念卷。宣卷、唱卷时间主要集中在农闲时节和每天晚饭后,念卷形式有唱、说、诵,地点从庙会、广场、田间地头直至家庭村舍。宝卷内容寓教于乐,旨在劝人行善尽孝、勤劳节俭、诚实做人、温良恭谦等。宣卷之余,乔玉安已抄卷15万字,收藏各类宝卷10本,为保护和传承这一古老的文化倾心尽力。代表作品有:《金凤卷》《牧牛卷》《黄氏女卷》等。
01-0011靳景祥汉族民间文学Ⅰ-14耿村民间故事河北省藁城市男,汉族,1928年生,河北藁城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耿村民间故事传承人。14岁时靳景祥随伯父学说西河大鼓,少年时代的说书生涯和唱戏经历,为他奠定了坚实的舞台艺术基础。靳景祥善于把不完整的故事进行加工,使其首尾相连、丰满充实。他讲述故事时口齿清晰、语言精练,时而嗓音高亢,时而低声细语,模仿人物对话惟妙惟肖。任何故事经他讲述都绘声绘色、妙趣横生。他对讲演艺术领悟深刻,对眼神、手势、声调、面部表情的运用都能准确把握,还善于运用一些评书套话,结合耿村口语讲述。至2004年5月,有关部门先后11次采录了靳景祥四百多篇故事,以及歌谣、谚语等,共计八十多万字。1989年,靳景祥的耿村民间故事专集《花灯疑案》由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其本人因此书被河北省政府记三等功一次。代表作品有:《藁城宫面的来历》《三媒六证的来历》《耿村为什么没有姓耿的》《嫦娥与后羿》《花灯疑案》《箱子里装小偷》《石阁老的传说》等。
01-0012靳正新汉族民间文学Ⅰ-14耿村民间故事河北省藁城市男,汉族,1927年生,2009年去世,河北藁城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耿村民间故事代表性传承人。他自幼爱听故事讲故事,1986年在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普查时被发现,至2004年第十一次普查,他已讲述故事八百多个,其中不乏5000字以上的中长篇,是耿村故事家中故事最多的一位。其故事内容题材广泛,涉及神话、人物传说、地方风物与风俗、动植物传说等。讲述时方言与书面语混合使用,并穿插评书套路、诗词和顺口溜等,表情严肃且少用肢体动作,具有庄重感。靳正新的故事表现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独具特色的教育、娱乐功能,对于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文联授予“中国十大民间故事家”称号。现已出版《靳正新故事百篇》,代表作品有《砂锅记》《于小虎传奇》等。
01-0013刘德方汉族民间文学Ⅰ-16下堡坪民间故事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男,汉族,1938年生,湖北宜昌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下堡坪民间故事代表性传承人。刘德方自小热爱民间故事,长期从事民间故事的搜集整理和传承工作,现能讲述故事四百多则。这些故事地方特色鲜明、文化品位高,以反映社会生活、赞美男女爱情居多。故事中常见诗词与对联,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刘德方所讲的民间笑话令人捧腹不止,孝道故事能启迪教育年轻人,受到群众欢迎和好评,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专家赞为“一绝”。2000年被宜昌市文化局授予“优秀民间艺人”称号;2001年被授予“湖北省民间故事家”称号;2005年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民间故事家”荣誉称号。出版DVD光碟《刘德方笑话馆》等,代表作品有《野山笑林》等。
01-0014魏显德汉族民间文学Ⅰ-17走马镇民间故事重庆市九龙坡区男,汉族,1923年生,2009年去世,重庆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马镇民间故事代表性传承人。1985年至今已经采录民间故事1320则。他讲述的走马民间故事既有纯乡土特色的内容,又有川东城镇特有的风味,能够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1989年,《魏显德民间故事集》由重庆出版社出版。1998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民间故事讲述家”称号。
01-0015谭振山汉族民间文学Ⅰ-20谭振山民间故事辽宁省新民市男,汉族,1925年生,2011年去世,辽宁新民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谭振山民间故事代表性传承人。谭振山14岁开始讲故事,至1985年《谭振山故事选》出版时已收纳故事686则,至今增加为1040则。他重视题材的选择,讲述时不突出形体渲染,注重语气和表情,以情节曲折、语言生动见长。代表性专辑还有《谭振山故事精品选》。2006年被辽宁省文化厅授予“民间艺术家”称号。
01-0016陆瑞英汉族民间文学Ⅰ-22吴歌江苏省苏州市女,汉族,1932年生,江苏常熟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吴歌代表性传承人。陆瑞英擅长风俗山歌、生活山歌、劳动山歌、四句头山歌等,掌握着数以千计、原汁原味的传统山歌和民间故事。其嗓音清脆甜美,曲调细腻委婉。1958年,江苏省文化厅与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专家到白茆收集整理白茆山歌,她积极配合,发起新民歌运动,并组织山歌队把山歌唱到了田间,融入了生产。代表作品有:对唱《啥个圆圆在中天》、独唱《唱一声山歌稻发棵》《看嫁妆》等。
01-0017杨文英汉族民间文学Ⅰ-22吴歌江苏省苏州市女,汉族,1948年生,江苏吴江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吴歌代表性传承人。杨文英自小学唱山歌,参加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地学习和传艺,退休后积极参加山歌会串、交流演出。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她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把山歌曲调的硬转腔进行修磨加工,使唱腔更加委婉细腻。她还具备即兴创作的能力。代表作品有:《小调皮》《山歌泱泱唱开场》《汾湖边上新事多》等。
01-0018朱小和哈尼族民间文学Ⅰ-24四季生产调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男,哈尼族,1940年生,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季生产调代表性传承人。“哈尼四季生产调”严谨完整、通俗生动、可念可唱,其中总结了大量梯田农耕生产过程中的科学知识和合理经验,包括以梯田为核心的生活习俗。四季生产调中运用了大量精彩的哈尼谚语,生动活泼,亲切朴素。朱小和的技艺学习既有家庭传承,又有拜师所学。主要代表作品有:《哈尼阿培聪坡坡》《哈尼民族古歌》等。
01-0019居素甫·玛玛依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Ⅰ-25玛纳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男,柯尔克孜族,1918年生,2014年去世,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玛纳斯代表性传承人。他是一位知识渊博、即兴创作能力极强的民间文艺家。他所演唱的8部《玛纳斯》唱本是他哥哥记录整理并教唱的。他在演唱《玛纳斯》时,注意吸收其他版本的精彩内容和情节,以丰富自己的演唱。除此之外,他对柯尔克孜族的社会历史、天文地理、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谙熟于心,熟悉各种传说、史诗、民间故事,说唱时能够信手拈来,脱口而出。现已参与整理出版《玛纳斯》史诗18卷。
01-0020沙尔塔洪·卡德尔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Ⅰ-25玛纳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男,柯尔克孜族,1941年生,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玛纳斯代表性传承人。9岁起学唱史诗《玛纳斯》,经常参加民众举行的喜庆宴会或祭祀仪式,并在聚会上演唱《玛纳斯》。他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民间文学素材,演唱充满了独特的民间文学风格。其演唱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曲调优美,节奏铿锵,音律和谐。
01-0021加·朱乃蒙古族民间文学Ⅰ-26江格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男,蒙古族,1925年生,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格尔代表性传承人。1933年至1942年在当地千户长家当学徒,学会托忒蒙古文字,开始以背诵的方式学说《江格尔》手抄本的故事。1980年至1981年,为收集整理《江格尔》,他说唱和书写了《江格尔》故事共计32章,依此整理的《江格尔专集》25章已出版。他能用较高的调子说唱《江格尔》,有时也用托布秀尔或胡琴为自己伴奏。他是蒙古族民间和学界公认的能够较为完整地演唱《江格尔》的艺术家。
01-0022李日甫蒙古族民间文学Ⅰ-26江格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男,蒙古族,1942年生,新疆和硕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格尔代表性传承人。6岁开始随父学习演唱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民间长诗、民间故事、祝赞词等多种蒙古族民间文学作品。目前他能演唱《江格尔》四个章节,演唱时不用乐器伴奏。他的演唱声音洪亮,表情、动作丰富,引人入胜。
01-0023夏日尼曼蒙古族民间文学Ⅰ-26江格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男,蒙古族,1957年生,新疆和静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格尔代表性传承人。他幼年时期便随叔父学唱《江格尔》等蒙古族民间文学作品。目前他能讲述和演唱《江格尔》9章、《格斯尔》2部,以及一些民间故事、民歌和祝赞词。他在演唱时一般用讲述的形式,有时也用托布秀尔琴伴奏,声音动听,表情丰富。
01-0024次仁占堆藏族民间文学Ⅰ-27格萨(斯)尔西藏自治区男,藏族,1968年生,西藏那曲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格萨(斯)尔代表性传承人。13岁开始说唱格萨尔故事,据说他的传承属于“神授式”,现在可以说唱《格萨尔》故事83部。1991年被国家民委、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说唱家”称号。
01-0025才让旺堆藏族民间文学Ⅰ-27格萨(斯)尔青海省男,藏族,1933年生,定居于青海省海西州唐古拉地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格萨(斯)尔代表性传承人。据说他13岁时曾昏迷七天七夜,醒来后口中念念有词,经有关人士鉴定,他说的是格萨尔王的故事。他自报能说唱120部《格萨尔》故事,现已录制11部。他说唱的故事情节清晰,语言优美,结构完整,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代表作品有:《陀岭之战》《吉祥五祝福》《南铁宝藏宗》等。
01-0026达哇扎巴藏族民间文学Ⅰ-27格萨(斯)尔青海省男,藏族,1979年生,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格萨(斯)尔代表性传承人。据说他13岁外出放牧时,迷迷糊糊睡着后大病一场,醒来之后便开始说唱格萨尔的故事。他自报能说唱一百七十多部《格萨尔》故事,现已录制二十余部。他的说唱独具特色,能够根据不同人物和故事情节变化曲调。其说唱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内容丰富,语言流畅,咬字清楚,整段故事一气呵成,节奏明快。
01-0027王永福土族民间文学Ⅰ-27格萨(斯)尔甘肃省男,土族,1931年生,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格萨(斯)尔代表性传承人。从小聪明伶俐,记忆力强,在父亲的精心教授下,少年时期便掌握了土族格萨尔说唱技艺,成为甘肃天祝境内唯一能够完整说唱长篇土族《格萨尔》史诗的民间艺人。
01-0028阿尼藏族民间文学Ⅰ-27格萨(斯)尔四川省男,藏族,1942年生,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格萨(斯)尔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家庭影响,15岁开始说唱《格萨尔》,主要叙述岭·格萨尔王征战一生的故事。传艺以口授为主,运用各种唱腔传播。1984年,阿尼出版《赛马登位》长腔,2003年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藏语部录制了《赛马称王》。
01-0029吕日甫蒙古族民间文学Ⅰ-27格萨(斯)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男,蒙古族,1935年生,新疆尼勒克县科克浩特胡尔蒙古乡喇嘛寺庙僧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格萨(斯)尔代表性传承人。他是家族式传承的艺人,自幼学习讲述、演唱《格斯尔》(《格萨尔》流传到蒙古族地区后被称为“格斯尔”)以及民间叙事长诗、民间故事、祝赞词等多种蒙古族民间文学作品。目前他能演唱《格斯尔》5部,已经被编入《新疆卫拉特蒙古“格斯尔”》丛书的第一集中。他的讲述比较平和,但是表情丰富。
01-0030毕华玉彝族民间文学Ⅰ-28阿诗玛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男,彝族,1953年生,2013年去世,云南昆明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阿诗玛代表性传承人。由于家庭的熏陶,他从小就热爱学习各种民间礼仪。他精通彝文,是翻译、整理彝文文献的专家,因熟悉彝族撒尼民俗礼仪,他翻译了古彝文叙事长诗《阿诗玛》,并加以传唱。
01-0031王玉芳彝族民间文学Ⅰ-28阿诗玛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女,彝族,1941年生,云南昆明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阿诗玛代表性传承人。王玉芳16岁开始跟随母亲学唱彝族撒尼民间歌谣,能熟唱包括《阿诗玛》在内的所有彝族撒尼民歌。她嗓音甜美,演唱时声情并茂,悦耳动听,有较强的感染力。她的演唱风格在继承传统唱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有所创新。
01-0032何全梅土族民间文学Ⅰ-29拉仁布与吉门索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女,土族,1967年生,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拉仁布与吉门索代表性传承人。何全梅自幼随母学艺,擅长用土语演唱叙事长歌《拉仁布与吉门索》。她演唱时旋律平稳,曲调委婉古朴,情调辽阔、悠远。
01-0033王保合汉族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Ⅵ-1吴桥杂技河北省吴桥县男,汉族,1944年生,河北吴桥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吴桥杂技代表性传承人,魔术师。王保合出身于杂技世家,6岁从其祖父王玉林(老北京天桥八大怪之一,卸索大王)学艺,1951年开始登台表演至今。其传统戏法“三仙归洞”演出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速度快、趣味强。缩骨表演因需从小练习,相当艰苦,很难找到传人,目前已面临失传的危险。王保合先后赴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获得第三届全国魔术比赛金菊银奖。曾获“著名表演艺术家”称号,被誉为“鬼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01-0034傅文刚汉族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Ⅵ-3天桥中幡北京市男,汉族,1962年生,北京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桥中幡代表性传承人,北京傅氏天桥宝三民俗文化艺术团团长。傅文刚自幼跟随其父中幡绝活唯一代表性传承人傅顺录学艺。为保存、发扬北京天桥中幡,傅文刚毅然辞去公职,潜心研究、改良中幡技艺,一直在地坛庙会表演。中幡高达三丈,耍起来上下翻飞、旗伞飘舞、铜铃叮咚,演员常常需要用头、鼻、口、牙接住飞来的中幡,解说人还根据演练套路配以诙谐的解说,整个表演气势恢弘、惊险多变,且有幽默风趣的特征。傅文刚在北京宣武区文化委员会的支持下,成立“北京傅氏天桥宝三民俗文化艺术团”,培养后继人才十余名。傅文刚不仅家藏王小辫、宝三、傅顺录三代共同使用过的中幡大杆(有一百多年历史),技艺亦曾在“龙潭杯”民间花会大赛中获奖,并多次出国演出、参加文化交流,受到国际友人的称赞。
01-0035张国良汉族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Ⅵ-4抖空竹北京市宣武区男,汉族,1956年生,北京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抖空竹代表性传承人,空竹制作人。张国良出身空竹世家,10岁随父学习空竹制作,是目前中国不多的空竹制作人之一,享有“空竹张”的美誉。空竹分双轮空竹、单轴空竹、双轴空竹等,一般的空竹约重200—300克,直径15厘米左右。目前最大的空竹直径125厘米,重30多公斤,而最小的空竹直径仅1厘米。张国良在空竹制作传统的基础上对工艺品种进行改进,使空竹具有实用性、健身性、娱乐性、收藏性等特点。为了继承空竹制作技艺,张国良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经常到各个学校向学生传授技艺,以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张国良的代表作有“中国象棋空竹”“福娃空竹”“龙凤空竹”等。
01-0036李连元汉族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Ⅵ-4抖空竹北京市宣武区男,汉族,1947年生,北京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抖空竹代表性传承人,宣武区广内空竹协会会长。李连元祖辈数代一直居住在天桥、菜市口。清末,广安门内的土地庙逢三就有庙会,李连元的祖父、祖母都会参加庙会,边做生意边抖空竹,逐渐成为庙会一景。受家庭熏陶,李连元自5岁起就跟祖母一起抖空竹。成年后,李连元练就了一手高超的绝技:能用两米多长的渔竿抖盘丝空竹。抖空竹祖辈相传的是单轮和异型空竹表演,到了李连元,能把空竹抖得立起来,使得空竹如丝、如立起来的蘑菇,继而做正盘、反盘动作,这种缠绕,称为“盘丝”,可做出“背飞钓鱼”“雄鹰展翅”“上碗”等高难度动作。如今,这项绝技被收入“北京绝活”。作为空竹世家传人,为了更好地传承发扬这项技艺,李连元和老墙根第三小学达成协议,将抖空竹正式列为该学校课程,李连元被聘为指导教师,传授抖空竹技艺。目前,李连元收徒16名。此外,李连元还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文化交流演出,建立了36个活动站,培养了越来越多的空竹爱好者。
01-0037阿迪力·吾休尔维吾尔族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Ⅵ-5维吾尔族达瓦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男,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英吉沙县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维吾尔族达瓦孜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达瓦孜是一项难度高、危险性大的高空表演项目,它要求表演者具备超人的胆识与勇气。阿迪力·吾休尔出身于达瓦孜世家,为家族第六代传人。7岁习艺,为创新、发展、传承达瓦孜,将舞台杂技与民间达瓦孜相结合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实践,其独特的风格、精湛的技艺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喜爱和世界友人的高度赞誉。阿迪力·吾休尔多次刷新高空走钢丝世界吉尼斯纪录,获得各项殊荣,曾被评为“新疆十大杰出青年”,中国文联“德艺双馨”会员,获得“五一”劳动奖章等,国务院为其颁发“为发展我国表演艺术事业做出贡献”证书,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为了让达瓦孜这门古老的艺术发扬光大,阿迪力·吾休尔目前已全身心投入到新疆维吾尔达瓦孜表演艺术传承人的培养中,其弟子技艺水平逐渐提高,屡创佳绩。
01-0038赵剑英汉族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Ⅵ-8武当武术湖北省十堰市女,汉族,1926年生,2011年去世,湖北丹江口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当武术代表性传承人,武当山道教武术总教练,武当山剑英国术馆馆长。武当太乙五行拳(原名“武当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式”)以五行相生相克之理为依据,以养气健身、制敌自卫为旨归,讲究尚意不尚力,贵化劲而不硬抗。它讲究动静自如,心息相依,辨位于分寸毫厘,制敌于擒扑封闭。赵剑英为武当武术内家拳全真龙门派第十八代弟子,1932年随名师习武,自幼学习小洪拳、大洪拳、燕青拳、十二路弹腿等许多武术套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41年,赵剑英参加抗日救亡宣传工作,曾受聘为第五战区的武术教官。1980年得金子弢真传,成为武当山嫡传武当太乙五行拳正宗传人。赵剑英长期致力于该拳种的整理、挖掘、推广工作,发表武当太乙五行拳法资料十余万字,发行三套教学光碟,设立网站,教授弟子千余人,门徒达十万余众,影响遍及国内外。
01-0039曹仕杰回族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Ⅵ-9回族重刀武术天津市男,回族,1967年生,天津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回族重刀武术代表性传承人。重刀是大刀的原称,它是京津一带的一种传统兵器,在中国已有数千年历史。天津市回族大刀成名于明成祖初年,相传朱棣的一个金陵籍回族将领惯用一把30公斤重的大刀,后来他举家迁至天津,于是有了津门曹氏大刀,代代相传。曹门刀式刚柔并济,动静结合,集力量与技巧于一体,所谓将刀舞起,动如风、静如松;提刀千斤重,舞刀鸿毛轻;刀飞钢环响,刀落寂无声。曹仕杰自6岁随父习武,到25岁时掌握全部曹氏家传绝学,带徒至今。曹仕杰在继承祖传武功的基础上,还创造出“蜻蜓点水”“旱地拔葱”等新招式,在各项比赛中屡次获奖。目前,曹仕杰仍带领“天津回族大刀队”,传承回族重刀武术,已有四百余人学习回族大刀等技能。
01-0040石同鼎回族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Ⅵ-10沧州武术河北省沧州市男,回族,1961年生,河北泊头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沧州武术代表性传承人。他是六合拳第八代传人,现任泊头市武术协会副主席、沧州市武术协会会员、全国武术协会会员、世界武术研究会名誉会长。石同鼎所练六合拳具有招式舒展轻敏、手法连贯,稳中有动、动中有静,步法清晰、刚柔并蓄,动静分明、飘洒实用等特点,讲究阴阳,要求起落动静协调配合,心与意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除各门共有的武术基本功外,还有一些根基功夫和特殊技艺的练法,如功夫套路十三太保、五禽、仙天京、接抛沙袋、花样抓坛子等。六合拳法主要的手型有拳、掌、勾、明、暗等,主要拳法有劈、砸、冲等,主要腿法有弹、踢、蹬、勾、旋等。石同鼎自1985年任教练以来,所带弟子新秀辈出,多次在全国各种武术比赛中获奖。2002年,石同鼎创建了“六合武”,以场馆为载体,以六合为传媒,共同推动六合拳的发展。
01-0041杨振河汉族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Ⅵ-11太极拳(杨氏太极拳)河北省永年县男,汉族,1953年生,河北永年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太极拳(杨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杨振河1967年起师从于第四代杨氏太极拳传人翟文章、杨振铎,是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杨振河太极拳具有柔和缓慢、圆活连贯、结构严谨、速度均匀,身法中正、虚实分明、内外结合、上下相随、绵里藏针、柔中寓刚,松静自然、舒展大方、老幼咸宜等特点,有“强风劲草、活的雕塑”之称。杨振河国内拜门弟子多达数百人,传承技艺者上千人,在德国亦有弟子数百人。杨振河本人及学生在国内外武术比赛中多次获得大奖。1998年在国际太极拳联谊会中被授予“太极大师”称号,2004年5月被欧洲永年太极拳协会特聘为太极拳协会主席,曾多次在《永年太极杂志》等刊物发表文章。
01-0042韩会明汉族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Ⅵ-11太极拳(杨氏太极拳)河北省永年县男,汉族,1925年生,河北永年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太极拳(杨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韩会明自13岁起随杨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李万成习练杨氏太极拳。韩会明传承了杨氏太极拳的原始风貌,其拳术具有柔和缓慢、圆活连贯、舒展大方、松静自然等特点。为了更好地传承杨氏太极拳,韩会明的儿子与孙子都习练杨氏太极拳,长子韩清明与三子韩潜民也成为永年太极拳名师,分别任永年杨澄甫太极拳学院院长、永年杨露禅太极拳学院院长。七十年来,韩会明一直在家乡传承杨氏太极拳,授徒千余人,入室弟子百余人。现在,韩会明已近九十高龄,仍在杨露禅故居接待国内外的太极爱好者,为他们讲学、表演。他还发行了个人教学光盘一套和教材等。2007年,韩会明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武术家”称号。
01-0043王西安汉族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Ⅵ-11太极拳(陈氏太级拳)河南省焦作市男,汉族,1944年生,河南温县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太极拳(陈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陈氏太极拳第十九代传人,国家武术高级教练,一级裁判员,陈家沟武术院院长。王西安自幼随陈氏太极拳大师陈照丕、陈照奎学艺,先后二十余载,掌握了陈氏太极的精髓。1972年开始参加比赛,先后二十多次获得全国和河南省太极拳套路和推手冠军。他的套路演练舒展大方、神形兼备,尤善技击、跌打掷放,其拳术迅、猛、灵、脆,威力惊人。1983年开始出国传拳,足迹遍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第一个把太极拳带到日本和欧洲之人,先后在国内外创立以他名字命名的太极研究、训练中心,并同时担任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太极拳组织的教练和顾问。王西安先后出版《陈氏太极拳老架》
01-0044朱天才汉族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Ⅵ-11太极拳(陈氏太级拳)河南省焦作市男,汉族,1945年生,河南温县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太极拳(陈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高级武术教练。他于1955年开始学习太极拳,1958年拜陈照丕为师,1973年拜陈照奎为师。其拳艺特征为:外柔内刚、缠丝螺旋;刚柔并济、快慢相间;闪战腾挪、蓄发相变;气沉丹田、降于涌泉;运于周身、用在一点;处处发挥弹簧劲,尤擅擒拿、反擒拿。朱天才国内外讲学传拳几十年,培养学生数以万计,其中入室弟子五百余人,四人已是太极拳名师,在世界各地传授拳法。朱天才还编著了《陈家沟太极拳》《秘传陈家沟太极拳歌诀》等书及《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等多张光盘。
01-0045张西岭汉族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Ⅵ-12邢台梅花拳河北省邢台市男,汉族,1959年生,河北邢台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邢台梅花拳代表性传承人。1973年至1987年,师从河南长垣梅花拳大师韩百广学习擒拿格斗、截气营卫、技击实战、太阳功、梅花桩桩法阵法、稀有兵器、排兵布阵等梅花拳系列功法,精通本门派刀枪剑戟,掌握稀有兵器如梅花剑、春秋大刀、流星锤、三节棍、单刀、双刀、七节鞭、梅花枪等的传统套路。张西岭十分重视梅花拳的创新与发展,尤其是梅花拳的基本架势。为了传承梅花拳拳艺,作为梅花拳圣地文武学校校长,张西岭先后培养了梅花拳弟子四百六十余人。为了光大梅花拳技艺,张西岭多次赴外地观摩交流,领悟深究,探讨梅花拳新的发展思路。他还多次带领梅花拳武术队在全国各地及国外演出,弘扬东方梅花拳精神,受到一致好评。
01-0046李玉琢汉族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Ⅵ-12邢台梅花拳河北省邢台市男,汉族,1948年生,河北邢台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邢台梅花拳代表性传承人。李玉琢出身于武术世家,是梅花拳第十三代传人。李玉琢所在的前魏村为“梅拳圣地”,是清初梅花拳祖师在直隶最早传拳的地方,世代传承梅花拳文理武功,誉重一方。李玉琢通晓梅花拳文理武功,熟悉梅花拳入门收徒、授徒的规程,作为全县梅花拳协会负责人,为梅花拳的传承尽心尽力、任劳任怨。为了抢救和传承梅花拳,李玉琢和侄子于1982年在本村开办了梅花拳健身辅导站和梅花拳文武小学,在56个村组建了梅花拳武术队,举办了梅花拳骨干培训班,配合邢台县有关部门的梅花拳普查、抢救和保护等,极大地激发了梅花拳演练者的传习热情。李玉琢曾多次带领广宗梅花拳队赴国内外演出、交流,屡次在各级比赛中获奖。李玉琢收藏有《武序》《序武序》《中国梅花桩文武大法》等,获国家体育委员会颁发的二级指导员荣誉证书,邢台县人民政府授予他
01-0047胡道正汉族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Ⅵ-13沙河藤牌阵河北省沙河市男,汉族,1927年生,河北沙河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沙河藤牌阵代表性传承人。胡道正自14岁拜陈致元为师,学习藤牌阵,1958年成为藤牌阵第十二代传人,也是当时全国唯一懂得藤牌阵全套阵法的人。沙河藤牌阵本是一种古代兵法实战术,因藤牌轻便,结实耐用,刀砍不进,枪刺不透,在古代战阵中,藤牌兵主要用来对付敌人的马队。古代作战用的藤牌主要由藤条编织,骨骼坚韧,内衬棉花、麻丝,尖顶部罩上画有虎头的生牛皮。今天的藤牌已演变为荆条编织,多用做文艺表演,亦可健体防身。沙河“藤牌阵”的当代传承,仍然通过口传身授完成。藤牌阵的连环攻防套路,环环相扣、变化无常,其攻敌防身的实用性极强,一招一式,板上钉钉,数百年不变。更有祖训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这使得藤牌阵的传授范围非常有限,颇具神秘性。为了将藤牌阵的技艺传承下来,胡道正打破成法,目前已培养徒弟二百余人,其藤牌阵曾多次在体育赛事、艺术节等活动中获奖。
01-0048霍庆顺汉族传统美术Ⅶ-1杨柳青木版年画天津市男,汉族,1952年生,天津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霍庆顺为霍氏杨柳青年画第六代传人,与霍庆有是同胞兄弟,从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酷爱年画艺术。1956年起跟父辈及姐姐学习彩绘,逐渐深入到刻版及装裱技术。霍庆顺始终坚持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的传统工艺制作杨柳青年画。他不断挖掘、整理杨柳青木版年画资源,尤其擅长手工彩绘,善于处理繁简、大小、色相、色度之间的强弱对比。他积累了大量的年画绘制技巧,其制作的年画刻工精丽、手法细腻、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其作品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好评,2003年,他参加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人过大年”活动,作品《五子夺莲》《连年有余》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曾随中国科技馆知识摇篮展团远赴瑞士进行杨柳青年画现场表演。
01-0049霍庆有汉族传统美术Ⅶ-1杨柳青木版年画天津市男,汉族,1952年生,天津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霍庆有为霍氏杨柳青年画第六代传人,从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酷爱年画艺术。他6岁开始随父亲霍玉堂学习彩绘,10岁学习勾描、印刷,12岁学习刻版,16岁学习裱画。20世纪80年代开始,霍庆有便与父亲一起挖掘整理杨柳青年画,寻找到百余种有价值的版样和老画,填补了杨柳青年画佛学类作品的空白。1993年,霍氏全家恢复“玉成号画庄”。他是杨柳青年画业内为数不多的集勾、刻、印、绘、裱技艺于一身的年画艺人,尤其擅长出样稿、刻
01-0050冯庆矩汉族传统美术Ⅶ-1杨柳青木版年画天津市男,汉族,1944年生,天津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2005年被聘任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冯庆矩1960年考入天津荣宝斋,在天津德裕公画社、天津荣宝斋、杨柳青年画工场合并而成天津杨柳青画社后,他师从张兴泽、潘忠义,前者以粗活见长,后者擅画细活。冯庆矩将两位师傅的风格有机融合,很好地传承和诠释了将农民画、文人画、西方绘画合为一体的杨柳青木版年画。他在色彩运用上也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如水笔晕染法、粉脸渲染法、醒粉法等,充分体现了杨柳青年画堆金沥粉的艺术魅力。他的作品寓意吉祥、雅俗共赏。冯庆矩在天津杨柳青画社从事彩绘绘制、创作、授艺至今,积极探索多种年画绘制工艺手法。他还打破民间画秘诀不外传的旧习,从制作画门子、矾墙、颜料的配制到彩绘艺术,每道工艺均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的年画工作者,将完整、正规的年画制作工艺传承至今。

数据更新频率

不定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