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键数字技术专利申请与授权数据全面收录了中国在七大关键数字技术领域(包括人工智能、高端芯片、量子信息、物联网、区块链、工业互联网和元宇宙)的专利申请与授权信息。数据严格依据《关键数字技术专利分类体系(2023)》进行细分至一级技术分支层面,涵盖专利基本信息、事务记录、申请人、发明人、IPC分类号等核心字段。数据来源于公开渠道的系统整理,更新频率为年度,旨在为数字技术领域的创新监测与研究提供标准化、可追溯的数据支撑。
数据特点:
- 基于国家最新分类标准,确保技术覆盖的权威性与前沿性:数据库严格参照2023年由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关键数字技术专利分类体系》,涵盖7大技术领域、23个一级技术分支(如半导体设备、机器学习、量子计算等)。这种分类方式与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紧密对接,确保数据分类的科学性和政策相关性。
- 字段丰富且结构化,支持多维度深度分析:数据表包含专利名称、申请号、公布号、申请人、发明人、IPC分类号、法律状态、引用次数等30余个字段,并区分发明公布、发明授权、实用新型等专利类型。例如,“发明授权专利基本信息表”中还包括“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专利权利要求数”等细节,便于用户从技术、法律、商业等多角度开展研究。
- 构建了技术分支与国际专利分类(IPC)的明确参照关系,便于进行全球对比分析:根据《关键数字技术专利分类体系(2023)》,本分类体系与国际专利分类(IPC)建立了系统的对照关系,共涉及IPC的8个部、41个大类、117个小类、705个小组。这一特点使得本数据不仅可以用于国内分析,还能轻松地与全球专利数据库进行衔接和对比,研究中国在关键数字技术领域的全球竞争地位。
- 年度更新与长期积累,动态反映技术发展趋势:数据库按年度更新,覆盖多年度的专利申请与授权记录,用户可纵向分析技术生命周期、区域创新活跃度等长期趋势,为预测技术发展方向提供时序数据基础。
数据应用价值:
- 支撑学术研究与政策分析,揭示技术演进路径:学者可利用该数据开展专利计量、技术轨迹分析等研究,例如通过“IPC分类号”与“一级技术分支”的映射关系,量化不同技术领域的创新强度;政策研究者则可基于“申请人”字段分析企业/高校的专利布局,评估产业政策效果。
- 助力企业竞争情报与研发决策:企业可通过“申请人”和“法律状态”字段监控竞争对手的专利动态,识别技术空白或侵权风险;结合“专利被引用次数”等指标,评估核心专利的价值,指导研发资源投向高潜力领域(如量子计算处理器、5G基带芯片)。
- 服务投资机构与咨询公司,识别高增长技术赛道:投资方可通过专利授权数量与技术分支的关联,判断新兴领域(如元宇宙中的沉浸式计算、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的创新活跃度,辅助投资组合决策;咨询机构则可基于地域和申请人分布,输出行业竞争格局报告。
- 推动跨领域合作与人才培养:高校和科研机构可利用数据中的“发明人”和“地址”字段,挖掘技术合作网络;企业则可结合“一级技术分支名称”设计培训课程,培养符合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CnOpenData中国关键数字技术专利申请与授权数据以系统化、结构化的方式整合了中国关键数字技术领域的专利数据,兼具权威分类标准和丰富字段细节,是学术界、产业界及政策研究机构深入理解数字技术创新生态、把握技术前沿动态的理想工具。通过年度更新与多维覆盖,该数据将持续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石。
时间区间
- 发明公布按照申请公布日统计:1985-2024年
- 发明授权/实用新型按照授权公布日统计:1985-2024年
数据说明
关键数字技术专利分类体系表
字段展示
样本数据
因本数据表格较多,本页仅作关键数字技术发明授权专利相关表格展示,更多表格内容请咨询。
中国关键数字技术发明授权专利基本信息表
中国关键数字技术发明授权专利基本事务表
数据更新频率
年度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