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fers to al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tems included in the list of representative items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pproved and published by the State Council. The list determined and pu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is for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 way of legacy.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alls into ten categories: Folk literature, traditional music, traditional dance, traditional drama, folk arts, traditional sports, entertainment and acrobatics, traditional fine arts, traditional skills, 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folklore . In order to ensure the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national cultural authorities have named five batches of representative inheritors of representative projects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n October 17, 2003, the 32nd General Conference of UNESCO adopted the 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Convention"). Chapter 4 of the Convention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t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stipulates that the "Intergovernmental Committee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lected by the members of the State Party shall nominate, edit and update the representative list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manki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urgent need of protection Cultural Heritage List, Programs, Projects and Activities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gister of Good Practice).

  The Chines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ata launched by CnOpenData is divided into List of national-level representative item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presentative inheritors of representative items of national-leve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UNESCO’s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3 This table provides data support for everyone to better understand history and culture!


Field display

Fields in the list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presentative items Field of representative inheritors of national-level intangible cultural representative items UNESC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ields
Serial number Serial number Serial number
Project serial number Name Project name
Number Gender Year of inclusion
Name Ethnicity Type
Category Category Declaration method
Announcement time Project number Declaring country
Type Project name Text content
Declaration area or unit Declaration area or unit
Protect unit Text content
Link
Text content

Data description

List of national-level representative item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3610 items (divided into 5 batches)
2006 (first batch)
2008 (Second batch)
2011 (Third Batch)
2014 (Fourth Batch)
2021 (fifth batch)
Representative inheritors of national-leve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presentative items: 3057 items
UNESC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 676 items


Sample data

List of national representativ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tems

Serial number Project serial number Number Name Category Announcement time Type Declaration area or unit Protect unit Text content
1 1 Ⅰ-1 苗族古歌 民间文学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台江县 台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台江县苗族分布在我国西南数省区。按方言划分,大致可分为湘西方言区、黔东方言区、川滇黔方言区。黔东南清水江流域一带是全国苗族最大的聚居区,大致包括凯里、剑河、黄平、台江、雷山、丹寨、施秉、黄平、镇远、三穗,以及广西三江和湖南靖县等地。在此广大苗族聚居区普遍流传着一种以创世为主体内容的诗体神话,俗称“古歌”或“古歌古词”。苗族古歌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无所不包,成为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苗族古歌古词神话大多在鼓社祭、婚丧活动、亲友聚会和节日等场合演唱,演唱者多为中老年人、巫师、歌手等。酒席是演唱古歌的重要场合。苗族的古歌古词神话是一个民族的心灵记忆,是苗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和“经典”,具有史学、民族学、哲学、人类学等多方面价值。今天,这些古歌古词神话还在民间流传唱诵。但由于受到现代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苗族古歌已濒临失传。以台江为例,在全县13万苗族同胞中,能唱完整部古歌的已寥寥无几,目前只有二百余人能唱一些不完整的古歌,而且都是中老年人,传承古歌较多的老人年事已高。如不抓紧抢救保护,苗族古歌这一民族瑰宝将最终在世间消失。
2 1 Ⅰ-1 苗族古歌 民间文学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黄平县 黄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黄平县苗族分布在我国西南数省区。按方言划分,大致可分为湘西方言区、黔东方言区、川滇黔方言区。黔东南清水江流域一带是全国苗族最大的聚居区,大致包括凯里、剑河、黄平、台江、雷山、丹寨、施秉、黄平、镇远、三穗,以及广西三江和湖南靖县等地。在此广大苗族聚居区普遍流传着一种以创世为主体内容的诗体神话,俗称“古歌”或“古歌古词”。苗族古歌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无所不包,成为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苗族古歌古词神话大多在鼓社祭、婚丧活动、亲友聚会和节日等场合演唱,演唱者多为中老年人、巫师、歌手等。酒席是演唱古歌的重要场合。苗族的古歌古词神话是一个民族的心灵记忆,是苗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和“经典”,具有史学、民族学、哲学、人类学等多方面价值。今天,这些古歌古词神话还在民间流传唱诵。但由于受到现代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苗族古歌已濒临失传。以台江为例,在全县13万苗族同胞中,能唱完整部古歌的已寥寥无几,目前只有二百余人能唱一些不完整的古歌,而且都是中老年人,传承古歌较多的老人年事已高。如不抓紧抢救保护,苗族古歌这一民族瑰宝将最终在世间消失。"
3 1 Ⅰ-1 苗族古歌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湖南省花垣县 花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花垣县苗族古歌是苗族古老的口头文学形式,其内容包括开天辟地、战争迁徙、风俗习惯、生产劳动、神话传说、爱情故事、情歌礼辞、丧葬火把、苗医苗药以及天文哲学等。苗族古歌的传播有两种形式:口头演述和抄本流传。苗族古歌源远流长。自苗族先民三苗、灌蔸、南蛮、武陵蛮,到宋时的苗族,都一直把它视为自己的“百科全书”而广为传诵,家喻户晓。“文革”十年浩劫中,它的手抄本和方块苗文记载本被焚烧殆尽,但苗族人民还是悄悄地用民间口传的形式,将其保存了下来。苗族古歌广泛流传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花垣县、吉首市、凤凰县、保靖县、古丈县、泸溪县以及与之接壤的贵州、重庆和湖北等地。地处云贵高原的余脉武陵山区,这里山峦叠嶂、森林密布,经济相对落后,环境相对封闭,成为民间文学繁衍的土壤。苗族古歌对研究苗族古代的历史、政治、经济、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祭祀、医学、农学、天文、民俗、军事以及民族迁徙等,具有重要的价值。作为苗族最重要的文化遗产,苗族古歌在加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着现实意义。
4 1 Ⅰ-1 苗族古歌(簪汪传) 民间文学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 清镇市文化馆
5 2 Ⅰ-2 布洛陀 民间文学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 田阳县文化馆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布洛陀是壮族先民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人物,是创世神、始祖神和道德神。《布洛陀》是壮族的长篇诗体创世神话,主要记述布洛陀开天辟地、创造人类的丰功伟绩,自古以来以口头方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一带传承。大约从明代起,在口头传唱的同时,也以古壮字书写的形式保存下来,其中有一部分变成壮族民间麽教的经文。《布洛陀》的内容包括布洛陀创造天地、造人、造万物、造土皇帝、造文字历书和造伦理道德六个方面,反映了人类从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走向农耕时代的历史,以及壮族先民氏族部落社会的情况,在历史学、文学、宗教学、古文字学、音韵学和音乐学研究等方面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布洛陀口传诗体创世神话在内容上具有原生性特点,在漫长的口头传承过程中,经过一代代的不断加工和锤炼,艺术性也得到了完善和提高。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历史、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还具有教化的作用。由于历史及其他各种原因,今天《布洛陀》已面临失传的危机,需要采取普查、建档、研究、出版等手段,并通过建立布洛陀文化生态保护村、唱诵队、传习馆以及在相关学校开办传习班等方式加以保护,使其能在现代化社会条件下继续得到传承。"
6 3 Ⅰ-3 遮帕麻和遮咪麻 民间文学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梁河县 梁河县文化馆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梁河县阿昌族的长篇诗体创世神话《遮帕麻和遮咪麻》主要流传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阿昌族群众中,以唱诗和口头白话两种形"
7 4 Ⅰ-4 牡帕密帕 民间文学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云南省思茅市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文化馆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思茅市牡帕密帕是拉祜族“波阔嘎阔”演唱的一部长篇诗体创世神话,流传于云南省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境内。全诗共17个篇章,2300行,内容叙述造天地日月、造万物和人类以及人类初始阶段的生存状况等,是拉祜族人民传承历史悠久的口述文学精品。牡帕密帕由“嘎木科”(会唱诗的人)和“魔巴”(宗教活动主持者)主唱,也可有多人伴唱或多人轮唱;歌词通俗简练,格律固定,对偶句居多。曲调优美动听,调式因地域不同而有差异,演唱以字行腔,有说唱的特点。牡帕密帕在拉祜族的传统节日、宗教活动或农闲期间说唱,唱者声情并茂,听者如痴如醉,说唱往往通宵达旦,参加者无不兴致盎然。牡帕密帕是拉祜族历史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是拉祜族文化的载体,也是维系拉祜族精神生活的纽带。但由于受现代文化的冲击,这一创世神话濒临失传,后继乏人。目前,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境内能完整演唱该曲目的仅剩1至2人。"
8 5 Ⅰ-5 刻道 民间文学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贵州省施秉县 施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施秉县苗族“刻道”即“刻木”,汉语译为《苗族开亲歌》,主要流传于贵州省施秉县杨柳塘镇飞云大峡谷的一个山坡洼地里。“刻道”是居住在中国境内的苗族群体中,至今惟一保留的刻木记事符号。它是迄今为止苗族最早的记事实物和该支系最古老的文字工具。据清乾隆《镇远府志》记载,苗族“俗无文字,交质用竹木刻数寸,名为‘刻木'”。婚嫁则“姑之女定为舅媳。倘无子,必重献于舅,谓之外甥钱,否则终身不得嫁或招少年往来”。《贵州志略》亦有苗族“刻木示信,犹存古风”的记载。《苗族开亲歌》产生于苗族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之后的一段历史时期,虽然有关于民族迁徙、图腾崇拜等方面的内容,但与那些反映创世、开天辟地、人类起源等的古歌古词神话不同。它所反映的主要是舅权制下的婚姻状况,被民族学家和民俗学家称为“苗族最古老的婚姻‘活化石'”,在苗族发展史的研究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刻道》是苗族古歌中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流传最广的酒歌,有一万多行的歌词。它是苗族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积累和演变而形成的,其间吸收了其他民族优秀的民歌精华,形成了苗族诗歌独具的特色和风格。古歌对环境的描写,对人物语言、行动、心理和性格的刻画,绘声绘色、栩栩如生。《刻道》是一部具有浓郁民族气息的苗族婚姻叙事长诗,更是一部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苗族古籍,它不仅取得了很高的文学艺术成就,在苗族的起源和迁徙、图腾崇拜、数学知识、语言学等方面研究上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9 6 Ⅰ-6 白蛇传传说 民间文学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镇江市 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镇江市浙江省杭州市白蛇传传说是我国民间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所塑造的白娘子、许仙、法海和小青等人物形象,表达了广大人民对人性解放的渴望,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传说中所保留的大量古代传统习俗,使白蛇传成为我国民俗文化信息最为丰富的口头遗产之一。白蛇传传说肇始于唐五代时期,基本成型于南宋,至迟到元代已被文人编成杂剧和话本。明代冯梦龙编纂的拟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该传说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文本。明清以降至于现当代,民间的口头文学与各类俗文艺的改编、搬演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使白蛇传最终成为故事、歌谣、宝卷、小说、演义、话本、戏曲、弹词,以及电影、电视、动漫、舞蹈、连环画等各种文艺形式的经典题材。其影响不断扩大,最终流布全国,家喻户晓,并远播日本、朝鲜、越南、印度等许多国家。民间传说常常出现“多源”现象,白蛇传传说亦然。民间文学专家认为,镇江、杭州是这一传说的重要流传地。白蛇传传说流传地区广泛,与梁祝传说、孟姜女传说、牛郎织女传说并列为汉民族流传较广的四大传说。白蛇传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民间文艺的宝库。它故事奇崛,人物生动丰满,其中的白娘子是中国艺术长廊中一个重要的典型形象。传说所反映出的南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想、信仰与价值观及民族深层心理,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白蛇传中的民风民俗内容也极其丰富,对了解江南的风土人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对于这一传说主要的发生地杭州而言,白蛇传与断桥、雷峰塔及西湖等自然和文化景观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使杭州和西湖都具有了更为丰厚的文化内涵。"
10 6 Ⅰ-6 白蛇传传说 民间文学 2006(第一批) 新增项目 浙江省杭州市 杭州市文化馆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白蛇传传说是我国民间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所塑造的白娘子、许仙、法海和小青等人物形象,表达了广大人民对人性解放的渴望,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传说中所保留的大量古代传统习俗,使白蛇传成为我国民俗文化信息最为丰富的口头遗产之一。白蛇传传说肇始于唐五代时期,基本成型于南宋,至迟到元代已被文人编成杂剧和话本。明代冯梦龙编纂的拟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该传说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文本。明清以降至于现当代,民间的口头文学与各类俗文艺的改编、搬演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使白蛇传最终成为故事、歌谣、宝卷、小说、演义、话本、戏曲、弹词,以及电影、电视、动漫、舞蹈、连环画等各种文艺形式的经典题材。其影响不断扩大,最终流布全国,家喻户晓,并远播日本、朝鲜、越南、印度等许多国家。民间传说常常出现“多源”现象,白蛇传传说亦然。民间文学专家认为,镇江、杭州是这一传说的重要流传地。白蛇传传说流传地区广泛,与梁祝传说、孟姜女传说、牛郎织女传说并列为汉民族流传较广的四大传说。白蛇传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民间文艺的宝库。它故事奇崛,人物生动丰满,其中的白娘子是中国艺术长廊中一个重要的典型形象。传说所反映出的南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想、信仰与价值观及民族深层心理,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白蛇传中的民风民俗内容也极其丰富,对了解江南的风土人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对于这一传说主要的发生地杭州而言,白蛇传与断桥、雷峰塔及西湖等自然和文化景观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使杭州和西湖都具有了更为丰厚的文化内涵。"
18 8 Ⅰ-8 孟姜女传说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河北省秦皇岛市 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文化馆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孟姜女传说在战国时期即见端倪,明清以来大为盛行,是各地戏曲、唱本等俗文学作品的常见题材,主要揭露封建社会繁重的徭役和剥削,歌颂忠贞的爱情。河北孟姜女传说最早源于《礼记·檀弓下》所记杞梁妻的故事。至唐代,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与后来的孟姜女故事已很接近,不过故事发生的时间由春秋时代改为秦朝,地点由“齐长城”变为“秦长城”,人物由齐国大将杞梁夫妻变为燕人杞良及其妻孟氏。到明代又多了“秦始皇逼婚”的情节,故事至此完全定型。孟姜女故事从江南松江府到北方山海关皆有流传,山海关东的凤凰山上建有贞女祠,即现今的孟姜女庙。嘉山孟姜女传说是主要流传在湘西北澧水流域一带的民间爱情故事。以嘉山孟姜女传说为基本素材的歌谣、戏曲、民间故事等文艺作品很多,目前初步收集到的明清以来文人孟姜女吊古诗词就有上百篇,戏曲《嘉山孟姜女》、歌曲《孟姜女》、歌舞剧《秦时明月》等当代艺术创作亦层出不穷。嘉山孟姜女传说还与流传区域的民风民俗相互融合,在以澧水流域为中心的湘西北一带形成了独特的孟姜女傩文化,游傩、供傩、傩戏等活动在民间流传不绝。孟姜女传说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历史演变线索清晰,思想内涵丰富,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历史研究及文学艺术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可惜的是,现在的青年人受时尚娱乐文化的影响,对传统民间文学的热情正在丧失。他们之中已很少有人了解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一些能够完整讲述孟姜女哭长城故事并能进行民间歌谣演唱的民间艺人日渐老去,孟姜女传说的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况。现存于民间的相关文物、建筑遗址已经为数不多,有的已经或正在遭到严重破坏,急需投入大量资金予以保护和修葺。"
19 8 Ⅰ-8 孟姜女传说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湖南省津市市 津市市文化馆(津市市美术馆)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津市市孟姜女传说在战国时期即见端倪,明清以来大为盛行,是各地戏曲、唱本等俗文学作品的常见题材,主要揭露封建社会繁重的徭役和剥削,歌颂忠贞的爱情。河北孟姜女传说最早源于《礼记·檀弓下》所记杞梁妻的故事。至唐代,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与后来的孟姜女故事已很接近,不过故事发生的时间由春秋时代改为秦朝,地点由“齐长城”变为“秦长城”,人物由齐国大将杞梁夫妻变为燕人杞良及其妻孟氏。到明代又多了“秦始皇逼婚”的情节,故事至此完全定型。孟姜女故事从江南松江府到北方山海关皆有流传,山海关东的凤凰山上建有贞女祠,即现今的孟姜女庙。嘉山孟姜女传说是主要流传在湘西北澧水流域一带的民间爱情故事。以嘉山孟姜女传说为基本素材的歌谣、戏曲、民间故事等文艺作品很多,目前初步收集到的明清以来文人孟姜女吊古诗词就有上百篇,戏曲《嘉山孟姜女》、歌曲《孟姜女》、歌舞剧《秦时明月》等当代艺术创作亦层出不穷。嘉山孟姜女传说还与流传区域的民风民俗相互融合,在以澧水流域为中心的湘西北一带形成了独特的孟姜女傩文化,游傩、供傩、傩戏等活动在民间流传不绝。孟姜女传说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历史演变线索清晰,思想内涵丰富,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历史研究及文学艺术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可惜的是,现在的青年人受时尚娱乐文化的影响,对传统民间文学的热情正在丧失。他们之中已很少有人了解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一些能够完整讲述孟姜女哭长城故事并能进行民间歌谣演唱的民间艺人日渐老去,孟姜女传说的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况。现存于民间的相关文物、建筑遗址已经为数不多,有的已经或正在遭到严重破坏,急需投入大量资金予以保护和修葺。"
26 9 Ⅰ-9 董永传说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金坛市 常州市金坛区文化馆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金坛市董永传说是我国广为流传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图)》。相传董永卖身葬父,孝行感天,七仙女下凡与之婚配;七仙女一夜织成十匹锦缎,将董永三年工期改为百日;天上玉帝查出七仙女私下凡尘,降旨七仙女午时三刻返回天庭,夫妻就此诀别,一年后七仙女送子下凡……两千年来,“董永与七仙女”故事传说的原生结构虽无改变,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甚至思想内涵都在不断地丰富和创新。江苏省金坛市直溪镇境内有董永村(原名“董里”),光绪《金坛县志》多处记载了孝子董永、七仙女及其子鹤生的传说内容。在当地与该传说相关的遗存、遗迹和实物多达四十多处(件)。直溪镇的董永村有董永庙,庙内墙壁绘有“二十四孝图”。村东头的方形跨河石桥名“望仙桥”,传说系因董永偕子董鹤生于七夕在此桥上望迎生母而得名;距当地老槐树东南约两公里的傅家村相传为当年董永卖身还债之处。董永村西十余里的茅山顶宫立有碑文:“在家不孝双父母,何必灵山朝世尊。”最早赞颂董永事迹的《孝子图传赞》的作者、汉代文学家刘向和《搜神记》的作者、晋代学者干宝此前都曾游览茅山或在此寄居。金坛历代名贤咏叹孝子董永和七仙女的诗词也很多。当地不同版本的“董永与七仙女”传说故事多达数十种,且在不同程度上各有演绎发挥。山东董永传说主要流传在山东省博兴县境内。董永传说在西汉刘向的《孝子传(图)》、三国曹植的《灵芝篇》、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都有记载。山东省嘉祥县东汉武氏墓群石刻中就有董永鹿车载父、田间劳作的情景,并有“董永,千乘人也(今山东省博兴县)”的文字记载。董永传说在长期口耳相传的过程中,成为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文艺题材,出现了吕剧《圣贤楼》、《孝子董永》等影响深远的文艺作品。董永传说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学意蕴,能为相关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形象资料。该传说所宣扬的孝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7 9 Ⅰ-9 董永传说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博兴县 博兴县文化馆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博兴县董永传说是我国广为流传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图)》。相传董永卖身葬父,孝行感天,七仙女下凡与之婚配;七仙女一夜织成十匹锦缎,将董永三年工期改为百日;天上玉帝查出七仙女私下凡尘,降旨七仙女午时三刻返回天庭,夫妻就此诀别,一年后七仙女送子下凡……两千年来,“董永与七仙女”故事传说的原生结构虽无改变,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甚至思想内涵都在不断地丰富和创新。江苏省金坛市直溪镇境内有董永村(原名“董里”),光绪《金坛县志》多处记载了孝子董永、七仙女及其子鹤生的传说内容。在当地与该传说相关的遗存、遗迹和实物多达四十多处(件)。直溪镇的董永村有董永庙,庙内墙壁绘有“二十四孝图”。村东头的方形跨河石桥名“望仙桥”,传说系因董永偕子董鹤生于七夕在此桥上望迎生母而得名;距当地老槐树东南约两公里的傅家村相传为当年董永卖身还债之处。董永村西十余里的茅山顶宫立有碑文:“在家不孝双父母,何必灵山朝世尊。”最早赞颂董永事迹的《孝子图传赞》的作者、汉代文学家刘向和《搜神记》的作者、晋代学者干宝此前都曾游览茅山或在此寄居。金坛历代名贤咏叹孝子董永和七仙女的诗词也很多。当地不同版本的“董永与七仙女”传说故事多达数十种,且在不同程度上各有演绎发挥。山东董永传说主要流传在山东省博兴县境内。董永传说在西汉刘向的《孝子传(图)》、三国曹植的《灵芝篇》、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都有记载。山东省嘉祥县东汉武氏墓群石刻中就有董永鹿车载父、田间劳作的情景,并有“董永,千乘人也(今山东省博兴县)”的文字记载。董永传说在长期口耳相传的过程中,成为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文艺题材,出现了吕剧《圣贤楼》、《孝子董永》等影响深远的文艺作品。董永传说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学意蕴,能为相关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形象资料。该传说所宣扬的孝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5 13 Ⅰ-13 宝卷(靖江宝卷)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靖江市 靖江市文化馆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靖江市宝卷是由唐代变文和宋代说经演化而成的一种俗讲文本,明清以来包容进了大量的民间传说、民歌民谣和社会风俗内容,成为亦圣亦俗、亦庄亦谐、叙事为主、韵散结合的民间文学文体。宝卷的讲唱曾流布于从甘陕到江浙的广阔地域,尤以长江下游的吴方言区最为盛行,习称“讲经”或“宣卷”,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靖江宝卷旧有文本约一百余种,存世的各类印本、抄本六十多种。全市现有宝卷讲唱艺人一百二十多位,每年做会讲唱宝卷达三千场以上。从《三茅宝卷》、《大圣宝卷》、《香山观世音宝卷》、《花灯缘》、《张四姐大闹东京》、《血汗衫记》、《九殿卖药》、《十把穿金扇》、《江阴要塞起义记》等宝卷内容可以看出,靖江宝卷集艺术、宗教、民俗于一体,其多文体的民间文学形式、多彩的民俗风情和丰富的民间知识为民间文学、民俗志和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被称为中国俗文学的“活化石”。2007年1月,靖江市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宝卷文化传承之乡”。靖江讲经宝卷仍在传承,但也出现了濒危现象:其一,文本毁损缺失。靖江宝卷文本多为旧时的版印、石印或手抄本,年代久远,有些文本已残缺、虫蛀或丢失,已由过去的一百余种减少到六十余种。其二,传承队伍弱化,潜隐着后继无人的危机。其三,年轻听众减少。再过若干年,随着老年听众的谢世,宝卷的讲唱活动必然走向衰微,亟待保护。"
36 13 Ⅰ-13 宝卷(河西宝卷)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甘肃省张掖市 张掖市文化馆(张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 "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张掖市河西宝卷是流传于甘肃省河西地区的一种民间说唱文学,由唐代敦煌变文、俗讲及宋代说经演变而来,在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的农村中广为流传。河西宝卷受话本、小说、诸宫调及戏曲等的影响,内容包含儒、释、道三教教义,还有大量非宗教的民间神话、传说、戏曲和历史人物故事,多表现惩恶扬善、忠孝仁爱等传统道德教化内容。现已搜集到的河西宝卷达七百种以上,去其重复,得宝卷一百一十篇以上。其中的大多数是从中原传来的,在河西流传过程中,增加了许多当地人情风俗、方言俗语等内容。有少数是河西民间艺人自己创作的,如反映张掖人民斗争和生活的《仙姑宝卷》、反映武威大地震的《遭劫宝卷》和反映古浪大靖人民在武威大地震后又遭兵旱瘟疫等灾祸的《救劫宝卷》等。从内容说,可分为三类,每一类都可以从变文中找到源头。一是佛教内容的,如《目连三世宝卷》、《唐王游地狱宝卷》。二是中国历史故事和现实故事的宝卷,如《孟姜女哭长城宝卷》源于《孟姜女变文》,《天仙配宝卷》源于《董永变文》,写现实故事的有《还金得子宝卷》、《黄忠宝卷》等。三是寓言类宝卷,如《老鼠宝卷》和《鹦哥宝卷》。敦煌遗书中有两篇《燕子赋》,内容大体相同。宝卷散韵相间,文词通俗优美,从庙会、娱乐场所直至家庭院落均可讲唱,深受民众喜爱。宣卷人在宣讲开始前要洗手、漱口,然后点上三炷香,向西方(或佛像)跪拜,待静心后方开始宣卷。听卷者要宁静专心,不得喧哗和走动,唯中途宣卷人休息时才可稍事放松。河西宝卷不仅是对民众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其中包含的大量历史、文化、民俗信息对敦煌学及俗文学史、民俗文化史的研究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几年,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宣卷与听卷的人数锐减,河西宝卷已濒临失传,亟待保护。"
48 22 Ⅰ-22 吴歌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无锡市 无锡市锡山区吴歌锡剧研究会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吴地民歌民谣总称“吴歌”,它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吴歌发源于江苏省东南部,是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学艺术,距今已有三千二百多年历史。吴歌包括“歌”和“谣”两部分,从内容来看,它既包括情歌,又包括劳动歌、时政歌等;按音乐形式进行区分,吴歌有命啸、吴声等六类音乐。江南颇具个性特征的民歌形式田山歌亦为吴歌之一种,主要集中在上海青浦的练塘、赵巷、金泽、商榻四个郊县,以及江苏的吴江、吴县和浙江的嘉善、嘉兴等邻近地区。上海田山歌是农民在耘稻、耥稻时所唱,形式为一人领唱、众人轮流接唱,又称“吆卖山歌”、“落秧歌”、“大头山 歌”。上海田山歌音调高亢嘹亮,旋律起伏自由,拥有大量拖腔和多声部形态。歌词内容主要来自当地民众的现实生活,多表现民众的劳动、生活、思想、爱情等,是观察上海及周边稻作地区社会生活、风情民俗的重要资料。无锡东梅里一带及周边地区也是吴歌主要流传地之一。明清民国以来在无锡县的东亭、查桥、安镇一带吴歌演唱最为兴旺,常有对山歌活动。改革开放后,锡山区的吴歌工作者、爱好者通过普查,搜集、整理、出版(发表)了一大批中短篇吴歌和十多篇长篇叙事吴歌。其中有《小青青》、《薛六郎》、《陈瓦爿》、《金不换》,尤其是长篇叙事歌《沈七哥》,发表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吴歌生动地记录了江南下层人民的生活史,是十分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现今,生产力的飞跃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吴歌的传承载体——歌手群体人数锐减,保护吴歌已是当务之急。"
49 22 Ⅰ-22 吴歌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上海市青浦区 上海市青浦区文化馆(上海青浦画院)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青浦区吴地民歌民谣总称“吴歌”,它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吴歌发源于江苏省东南部,是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学艺术,距今已有三千二百多年历史。吴歌包括“歌”和“谣”两部分,从内容来看,它既包括情歌,又包括劳动歌、时政歌等;按音乐形式进行区分,吴歌有命啸、吴声等六类音乐。江南颇具个性特征的民歌形式田山歌亦为吴歌之一种,主要集中在上海青浦的练塘、赵巷、金泽、商榻四个郊县,以及江苏的吴江、吴县和浙江的嘉善、嘉兴等邻近地区。上海田山歌是农民在耘稻、耥稻时所唱,形式为一人领唱、众人轮流接唱,又称“吆卖山歌”、“落秧歌”、“大头山 歌”。上海田山歌音调高亢嘹亮,旋律起伏自由,拥有大量拖腔和多声部形态。歌词内容主要来自当地民众的现实生活,多表现民众的劳动、生活、思想、爱情等,是观察上海及周边稻作地区社会生活、风情民俗的重要资料。无锡东梅里一带及周边地区也是吴歌主要流传地之一。明清民国以来在无锡县的东亭、查桥、安镇一带吴歌演唱最为兴旺,常有对山歌活动。改革开放后,锡山区的吴歌工作者、爱好者通过普查,搜集、整理、出版(发表)了一大批中短篇吴歌和十多篇长篇叙事吴歌。其中有《小青青》、《薛六郎》、《陈瓦爿》、《金不换》,尤其是长篇叙事歌《沈七哥》,发表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吴歌生动地记录了江南下层人民的生活史,是十分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现今,生产力的飞跃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吴歌的传承载体——歌手群体人数锐减,保护吴歌已是当务之急。"
72 31 Ⅰ-31 谜语(澄海灯谜)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扩展项目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 汕头市澄海区文化馆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澄海地处粤东韩江三角洲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自古文风极盛,源于古代隐语、斗智炫巧的灯谜活动在当地有着较长的历史,至明清时代发展为极具地方特色的风俗文化。澄海灯谜中保留了宋代临安“击鼓猜射”的传统开猜形式,独具特色。此外还有“送谜标”、“猜谜母”等民俗形式,使用的创作法门达二十余类,谜目有数百种。如今,澄海灯谜已是当地节假日娱乐和专题宣传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文化项目,且成为联结国内外乡梓情谊的文化纽带。1999年澄海被评为广东省“民族民间灯谜艺术之乡”,2000年5月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灯谜艺术之乡”。由于受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澄海灯谜的发展不够平衡,谜艺水平有待 进一步提高。有必要加大保护和扶持力度,使这一民间传统谜艺之花长开不败。"
73 32 Ⅰ-32 八达岭长城传说 民间文学 2008(第二批) 新增项目 北京市延庆县 北京市延庆区文物管理所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延庆县位于北京市延庆县的八达岭长城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军事重地及交通要道。最早有关八达岭的传说源于上古神话,产生于文字创造之前,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至明代,八达岭长城一线建有八大山寨,寨寨屯兵,每一处村、寨、城、关甚至石、泉等都有传说,世代相传的《望京石》、《六郎影》、《金牛洞》、《石佛寺》、《穆桂英点将台》、《弹琴峡》等传说犹脍炙人口。连“八达岭”这个名称的由来,在民间传说中也有多种版本。八达岭长城传说根植于民间,地域性强,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时间跨度大,是通俗易懂的原生态文学样式,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八达岭长城传说的产生既与当地的特殊环境、历史状况有关,又与生产生活、岁时节令、民风民俗等因素密不可分。这些优美动人的传说在传承中经过无数人的讲述、充实,至今传承不衰,对于弘扬民族文化、研究民间文学艺术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进入21世纪之后,这一珍贵的民间文学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讲述及研究人员日渐减少,面临失传的窘境,急需加以保护。"
3 1 Ⅰ-1 苗族古歌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湖南省花垣县 花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花垣县苗族古歌是苗族古老的口头文学形式,其内容包括开天辟地、战争迁徙、风俗习惯、生产劳动、神话传说、爱情故事、情歌礼辞、丧葬火把、苗医苗药以及天文哲学等。苗族古歌的传播有两种形式:口头演述和抄本流传。苗族古歌源远流长。自苗族先民三苗、灌蔸、南蛮、武陵蛮,到宋时的苗族,都一直把它视为自己的“百科全书”而广为传诵,家喻户晓。“文革”十年浩劫中,它的手抄本和方块苗文记载本被焚烧殆尽,但苗族人民还是悄悄地用民间口传的形式,将其保存了下来。苗族古歌广泛流传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花垣县、吉首市、凤凰县、保靖县、古丈县、泸溪县以及与之接壤的贵州、重庆和湖北等地。地处云贵高原的余脉武陵山区,这里山峦叠嶂、森林密布,经济相对落后,环境相对封闭,成为民间文学繁衍的土壤。苗族古歌对研究苗族古代的历史、政治、经济、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祭祀、医学、农学、天文、民俗、军事以及民族迁徙等,具有重要的价值。作为苗族最重要的文化遗产,苗族古歌在加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着现实意义。"
20 8 Ⅰ-8 孟姜女传说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莒县 莒县文化馆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莒县孟姜女传说的滥觞,源于齐国对莒国发动战争。齐庄公四年(前550),齐庄公派大将杞梁、华周带领士卒偷袭莒国,结果杞梁被莒兵俘获,并被杀死。战争结束,新婚后的杞梁妻孟姜女,思夫心切,决定前往莒国寻找丈夫。孟姜女一路啼哭,不顾疲累来到莒城,看到城墙上悬挂着丈夫的头颅时,不由得心如刀绞,泪如雨下。一声闷雷,山摇地动,悬挂杞梁头颅之处的城墙倒塌,连同孟姜女一并埋没。人们掘开坍塌土石,却不见孟姜女和杞梁的人头。人们说,他们阳间情未了,阴间续姻缘,又做夫妻去了。这便是莒地及周边地区广为流传的孟姜女传说。
孟姜女传说流布全国。与其他地方流传的孟姜女传说不同,作为"
28 9 Ⅰ-9 董永传说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丹阳市 丹阳市文化馆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丹阳市董永传说渊源久远,是当代中国最为流行的传说故事之一,在江苏省丹阳市也得到广泛传承。相传董永是丹阳延陵人氏,家境贫寒,侍亲至孝,因老父亡故无棺木下葬而卖身为奴。他的孝行感动了玉帝的小女儿—七仙女。于是七仙女私自下凡,在槐荫树下与董永结为夫妇。男耕女织,互敬互爱,共同偿还了债务。不料,玉帝得知七仙女下凡后,派天兵天将把七仙女捉回天庭,从此,这对天上人间的爱侣被生生拆散。后来,七仙女在天上产子送达人间,董永抚养长大。子盼母心切,在望仙桥跪盼母亲,跪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母子相会。望仙桥上留下了一对深深的小膝印。元至顺《镇江志》记载:汉董永墓在丹阳延陵,有碑记其事,地名董碑,亦名董坟。明嘉靖顾觉宇唱本《织锦记》载:“董永字延年,润州(今镇江市)丹阳人。”明万历年间青阳腔唱本《槐荫记》载:“董永原籍为丹阳县人。”清光绪《丹阳县志》记载:丹阳延陵南有望仙桥(1958年区划调整后,望仙桥划至金坛市,紧邻丹阳延陵)、董永墓。汉董永佣力养亲,亲殁,就主人贷钱一万缗营葬,道逢一妇,求为妻,与偕主家,织缣三百匹以偿主。一月而毕。辞永曰:“我织女,缘君至孝,帝令助君偿价。”言旋凌空去。后人名其地曰“董陂”,桥曰“望仙”。“文革”前,董永墓在丹阳境内延陵的董阁庄,董永庙在丹阳珥陵的董甲。“文革”中遭到毁坏。以《织锦记》、《槐荫记》为蓝本的黄梅戏《天仙配》唱遍大江南北,“家住丹阳姓董名永”的唱词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地方戏、电视剧等文艺形式搬演董永传说,使董永传说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
79 35 Ⅰ-35 尧的传说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 菏泽市牡丹区文化馆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山东省菏泽古称“曹州”,牡丹区位于市区中心,是史前尧舜二帝主要活动地区之一。《诗经》:“昔尧尝游成阳,死而葬焉。舜耕历山,渔雷泽。”清代《续山东考古录》:“成阳、雷泽均在曹州府境内。”在相传尧帝游历之地和死后葬所的菏泽,至今还在民间流传着关于他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既是古典神话在现代的延续,又在世代传承中多所增益,附上了一些新的地方元素。尧合和万邦,晚年废除首领世袭制,禅让于舜。舜是有名的孝子,他继位后,不负重托,提倡教化,取信于民,后因到南方治水而葬于苍梧之野。千百年来,围绕尧舜二帝神话演变而来的史事传说不绝如缕,其主要内容包括:以《尧王访舜》为代表的以德治国、礼贤下士传说;以《尧立诽谤木》为代表的替民解忧、关怀民生传说;以《尧王夜观天象》为代表的制定第一部历法传说;以《尧王嫁女》为代表的尧舜平民化和生活情趣故事;以《六月六接姑姑》为代表的尧舜风俗儿歌传说。"
82 36 Ⅰ-36 牛郎织女传说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 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斗门街道办事处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先秦时,牛郎、织女二星以星辰形象构成隐喻式的联想出现在古代典籍中,尚未构成故事情节。西汉始,牛郎、织女星宿逐渐演变为民间神话传说。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为了训练水军,在长安斗门沣河东面开凿昆明池,并在池畔东西两侧立牛郎织女石像,二石像隔池相望,上应天象、下顺民意。从此,以牛郎织女故事传说为主题的民俗活动更加活跃。魏、晋继承汉代风俗,曾设“乞巧”活动,至唐代又修建石婆庙。宋代以后,关于石婆(织女)、石爷(牛郎)的祭祀活动在长安地方志中相继记载,不但完整保留了牛郎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且成就了当地人物(孙寿义、孙寿仁),形成地方特色,甚至成为吉祥符号,并编成秦腔《天河配》等戏剧常年连演不衰。时至今日,当地群众仍然普遍传述着牛郎织女这一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民间还继续传承两种大的庙会活动:一是“农历正月十七”牛郎织女成婚日祭祀活动,二是“农历七月七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日祭祀活动。届时四面八方前来赶庙会的群众络绎不绝。牛郎织女故事传说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民间基础,在世界华人文化圈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有广泛的文化认同。其巨大的文化价值与积极的社会影响体现在:1.传说折射出农耕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自给自足的农业文明。2.传说与相关的民俗活动相辅相成,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3.传说描绘的爱情婚姻家庭理念,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于建设和睦家庭、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4.牛郎织女传说是文学创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90 41 Ⅰ-41 徐福传说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胶南市 青岛市黄岛区琅琊暨徐福研究会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胶南市徐福传说是关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民间传说,长期以来流传在沿海一带的民众当中。徐福,字君房,秦代方士,琅琊人,其于公元前219年和前210年,在琅琊台两次上书秦始皇,为其入海寻求神山仙药。公元前210年,徐福率3000名童男女和五谷百工由琅琊台下的琅琊港扬帆启航东渡日本,一去不返。两千多年以来,这一传说以故事、诗歌等民间文学形式口耳相传,世代流播。徐福传说深深扎根于民间,富有地方特色,特别是这些传说中的语言提炼尤为突出,所写地理位置、农家民俗,都有着浓郁的海洋文化特色。这些传说是我国民间文学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受现代传媒方式的影响,如电视、网络和各种新式媒体的逐渐普及,民间传说故事的口头讲述活动逐渐受人冷落,一向主要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这一古老传说便失去了流传的主要载体,加之徐福传说传承人相继离世,使口头故事传承面临后继乏人的状况。"
91 41 Ⅰ-41 徐福传说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 青岛市黄岛区文化馆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徐福传说是关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民间传说,长期以来流传在沿海一带的民众当中。徐福,字君房,秦代方士,琅琊人,其于公元前219年和前210年,在琅琊台两次上书秦始皇,为其入海寻求神山仙药。公元前210年,徐福率3000名童男女和五谷百工由琅琊台下的琅琊港扬帆启航东渡日本,一去不返。两千多年以来,这一传说以故事、诗歌等民间文学形式口耳相传,世代流播。徐福传说深深扎根于民间,富有地方特色,特别是这些传说中的语言提炼尤为突出,所写地理位置、农家民俗,都有着浓郁的海洋文化特色。这些传说是我国民间文学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受现代传媒方式的影响,如电视、网络和各种新式媒体的逐渐普及,民间传说故事的口头讲述活动逐渐受人冷落,一向主要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这一古老传说便失去了流传的主要载体,加之徐福传说传承人相继离世,使口头故事传承面临后继乏人的状况。"
92 41 Ⅰ-41 徐福传说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赣榆县 连云港市赣榆区金山镇文化站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赣榆县徐福传说是关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民间传说,长期以来流传在沿海一带的民众当中。徐福,字君房,秦代方士,琅琊人,其于公元前219年和前210年,在琅琊台两次上书秦始皇,为其入海寻求神山仙药。公元前210年,徐福率3000名童男女和五谷百工由琅琊台下的琅琊港扬帆启航东渡日本,一去不返。两千多年以来,这一传说以故事、诗歌等民间文学形式口耳相传,世代流播。徐福传说深深扎根于民间,富有地方特色,特别是这些传说中的语言提炼尤为突出,所写地理位置、农家民俗,都有着浓郁的海洋文化特色。这些传说是我国民间文学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受现代传媒方式的影响,如电视、网络和各种新式媒体的逐渐普及,民间传说故事的口头讲述活动逐渐受人冷落,一向主要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这一古老传说便失去了流传的主要载体,加之徐福传说传承人相继离世,使口头故事传承面临后继乏人的状况。"
109 50 Ⅰ-50 木兰传说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 延安市宝塔区文化馆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木兰传说是一个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人物传说,北朝无名氏编写的民歌《木兰诗》(或称《木兰辞》)讲述了木兰代父从军戍边的故事:“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郭茂倩《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一千多年来,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在我国民众中,历久不衰。木兰的籍贯,史无确载,争论历代有之。至少有安徽亳州、河南虞城、湖北黄陂、陕西延安等说。明邹之麟《侠女传》:“木兰,陕人也。代父戍边十二年,人不知其为女,归赋戍边诗一篇。”位于黄河西侧的延安万花山下的花源头村,被民众传为木兰故里之一。传说木兰征战归来后,不愿在朝廷为官,引退归故乡,活到80岁,无疾而终,被朝廷赐葬于她的故里山前。这里还有她当年跑马练武、盘弓射箭的跑马梁。人们缅怀这位传奇式的女英雄,当今又整修了“木兰陵园”,将木兰的英名世代相传。木兰传说寄寓着亿万民众对木兰其人的崇敬之情,是对木兰热爱家国、壮志报国精神的最好肯定和褒扬。抢救、挖掘、保护木兰传说,对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及其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38 74 Ⅰ-74 司岗里 民间文学 2011(第三批) 扩展项目 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 西盟佤族自治县文化馆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佤族创世史诗《司岗里》,流传于云南省的沧源、澜沧以及西盟佤族自治县。“司岗”是佤语“石洞”、“洞穴”或“葫芦”的意思。作品描述了人类从“司岗”出来后发生的各种故事,包括人类起源,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动植物的产生、祖先事迹、村寨史、家族史、民族史、民族关系、英雄故事、爱情故事等。内容涉及佤族与自然现象、动植物、生产生活、家族历史、传统习俗、部落战争、祭祀、繁衍生息等方面。《司岗里》通过佤族先民对宇宙万物和人类起源的独特阐释,富有想象力地描述了劳动创造世界的过程和原始宇宙观,表达了各民族友好相处、团结和睦的愿望。全诗五千七百余行,是一部气势恢宏的佤族创世古歌。由于佤族没有文字,《司岗里》先是从讲故事的方式口述传承,逐步发展为吟唱歌咏的形式,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经过代代传唱,内容不断丰富,成为佤族历史、道德、宗教、哲学、风俗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综合载体,是佤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佤族民间口述文学的经典之作。对于研究佤族民族起源、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生产生活、宗教哲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佤族由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跨入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其创世史诗《司岗里》在20世纪50年代民族调查中,第一次用文字记录下来。20世纪80年代又有了完整的记录文本,并被译成汉文出版。"
21 8 Ⅰ-8 孟姜女传说 民间文学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 济南市文化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7 13 Ⅰ-13 宝卷(吴地宝卷) 民间文学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苏州市文化研究中心)
67 27 Ⅰ-27 格萨(斯)尔 民间文学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 巴林右旗格斯尔文化研究发展中心
77 34 Ⅰ-34 杨家将传说(杨七郎墓传说) 民间文学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天津市宁河县 天津市宁河区文化馆
144 78 Ⅰ-78 童谣(绍兴童谣) 民间文学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浙江省绍兴市 绍兴市文化馆、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172 99 Ⅰ-99 苏东坡传说 民间文学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湖北省黄冈市 黄冈市群众艺术馆(黄冈市民俗博物馆)
205 125 Ⅰ-125 谚语(陕北民谚) 民间文学 2014(第四批) 扩展项目 陕西省榆林市 榆林市群众艺术馆
207 126 Ⅰ-126 卢沟桥传说 民间文学 2014(第四批) 新增项目 北京市丰台区 北京市丰台区文化馆
208 127 Ⅰ-127 鬼谷子传说  民间文学 2014(第四批) 新增项目 河北省临漳县 临漳县文化馆
209 128 Ⅰ-128 东海孝妇传说 民间文学 2014(第四批) 新增项目 江苏省连云港市 连云港市孝文化研究会
4 1 Ⅰ-1 苗族古歌(簪汪传) 民间文学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 清镇市文化馆
32 12 Ⅰ-12 满族说部(孙吴县满语故事) 民间文学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 孙吴县文化馆
38 13 Ⅰ-13 宝卷(岷县宝卷) 民间文学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 岷县文化馆
58 26 Ⅰ-26 江格尔 民间文学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145 78 Ⅰ-78 童谣(纳西族童谣) 民间文学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 古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心
162 91 Ⅰ-91 禹的传说(武汉大禹治水传说) 民间文学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 武汉市晴川阁管理处(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
168 96 Ⅰ-96 禅宗祖师传说(六祖传说) 民间文学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 新兴县文化馆
192 114 Ⅰ-114 祝赞词(肃北蒙古族祝赞词) 民间文学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文化馆
206 125 Ⅰ-125 谚语(哈萨克族谚语) 民间文学 2021(第五批) 扩展项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 特克斯县文化馆
240 156 Ⅰ-156 八大处传说 民间文学 2021(第五批) 新增项目 北京市石景山区 北京市八大处公园管理处

Representative inheritors of national-level representative project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erial number Name Gender Ethnicity Category Project number Project name Declaration area or unit Text content
01-0001 王安江 苗族 民间文学 Ⅰ-1 苗族古歌 贵州省台江县 男,苗族,1935年生,2010年去世,贵州台江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古歌代表性传承人。1968年,王安江开始学习苗族古歌,通过刻苦学习,佐以嗓音与记忆力的先天优势,形成了深情婉转、优美流畅的唱腔特点,具有明显的古风遗韵。他演唱的古歌语言生动,概括性强,富于哲理,耐人寻味。其内容多为酒宴上的对唱、劳动生活中的说唱以及茶余饭后的交流传唱。在数十年的表演与传授过程中,王安江深受苗族同胞尊重和好评。在演唱、传承的同时,王安江共搜集整理苗族古歌12部,约二十四万字,包括《开天辟地》《打梁造柱》《酿酒歌》《枫木歌》《打金运银》《铸日造月》等。这些重要的文字记载,对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研究苗族古代历史文化都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2006年,台江县人民政府成立了“王安江古歌整理办公室”,专门整理这份宝贵的资料。在2004年举办的“贵州苗族姊妹节苗族古歌大赛”中,被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台江县文化局、台江县文化保护办公室授予“古歌歌师”称号。2006年,贵州省人事厅向其颁发了“高级歌师”证书。
01-0002 刘永洪 苗族 民间文学 Ⅰ-1 苗族古歌 贵州省台江县 男,苗族,1936年生,贵州台江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古歌代表性传承人。刘永洪自少年起随母学艺,在社会生活实践和与其他歌师的相互学习中逐渐汲取了苗族古歌的精华,至18岁时已掌握了大量的歌谣,30岁就熟练掌握了苗族创世史诗(共12部古歌)及劳动生活歌、开亲歌、爱情叙事诗“仰欧瑟歌”“曲艺嘎百福情歌”等。刘永洪的唱腔深邃低回,古风盎然。他在歌场上的精彩对答颇得乡人好评。多年来,刘永洪在大小酒宴上对歌、在茶余饭后说唱交流数千场次,他的《开天辟地》《打梁造柱》《酿酒歌》《枫木歌》等歌谣多次在当地的姊妹节、龙舟节等节庆活动上交流传唱,对苗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4年,刘永洪被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台江县文化局、台江县文化保护办公室授予“古歌歌师”称号。
01-0003 龙通珍 苗族 民间文学 Ⅰ-1 苗族古歌 贵州省黄平县 女,苗族,1936年生,贵州黄平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古歌代表性传承人。苗族古歌是苗族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史诗,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与万物的起源、初民时期的大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可谓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由于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古歌传唱起到了传承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功能。演唱古歌有着严格的禁忌,只有在祭祖、婚丧、亲友聚会和节庆等重大场合才能演唱,演唱者多为年长的巫师与歌手。龙通珍从6岁开始跟随祖母、母亲学习苗族古歌,上承龙垢玉、潘巫福等八代约四百余年的传唱历史,20岁后成为歌手,因为技艺熟练且能歌善舞而颇得好评。龙通珍不仅执著于苗族古歌的演唱,还向本村及附近村寨的百余名后辈传授古歌,培养了一批年轻的苗族古歌歌手,对苗族古歌的传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除了苗族古歌,龙通珍还能演唱大歌、酒歌及旅方歌等百余首。
01-0004 王明芝 苗族 民间文学 Ⅰ-1 苗族古歌 贵州省黄平县 女,苗族,1939年生,2010年去世,贵州黄平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古歌代表性传承人。由于苗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文字,苗族古歌的创作与传承只能口口相传。传承古歌的方式也较严谨,有祖先传授、家庭传授、师徒传授、自学等几种。王明芝5岁起随母亲与祖母学习苗族古歌,30岁后成为歌师。成为歌师之后不仅亲传于儿女,还培养了苗族年轻歌手八十多名。经她指点的歌手多次在古陇九月芦笙会、飞云崖“四月八”等大型集会的比赛中获得佳绩。除了苗族古歌,王明芝还能演唱大歌、酒歌及旅方歌等百余首。
01-0005 曹明宽 阿昌族 民间文学 Ⅰ-3 遮帕麻和遮咪麻 云南省梁河县 男,阿昌族,1943年生,云南梁河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遮帕麻和遮咪麻代表性传承人。《遮帕麻和遮咪麻》是阿昌族创世史诗,流传于云南省梁河县阿昌族地区。诗中的主人公遮帕麻与遮咪麻是阿昌人传述的两位开辟神。该史诗充满了奇伟瑰丽的幻象﹐保留了阿昌族先民对天地形成﹑人类与万物起源的原始记忆﹐对研究阿昌族的历史、信仰与习俗均有重要价值。阿昌族将主持祭祀活动的人称为“活袍”,活袍是《遮帕麻和遮咪麻》的主要代表性传承人和传播者,是阿昌族宗教、礼仪、道德的化身,在阿昌族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地位。歌唱《遮帕麻和遮咪麻》全部使用阿昌语,在阿昌族语言快速弱化和消亡的今天,活袍已经成为研究阿昌族古语的活载体。曹明宽30岁开始主持各种祭祀活动,是梁河县阿昌族仅存的三位活袍中名气最大的一位。他能完整唱诵《遮帕麻和遮咪麻》,精熟于本民族的各种祭祀程式、相关禁忌和习俗礼仪,能够使用阿昌语、汉语、傣语、景颇语等多种语言主持祭祀活动。
01-0006 李扎戈 拉祜族 民间文学 Ⅰ-4 牡帕密帕 云南省普洱市 1939年生,云南普洱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牡帕密帕代表性传承人。《牡帕密帕》是拉祜族民间流传最广的一部长篇诗体创世神话,多在传统节日、宗教活动与婚丧嫁娶时演唱,完整地表演一遍需要三天三夜,对教育启蒙、传播民族精神及传授劳动技艺等具有重要作用。李扎戈自幼喜欢本民族文化,在跟随老艺人学习十多年后,能够完整演唱《牡帕密帕》,40岁时成为当地有名的歌手。李扎戈的演唱优美动听、生动活泼、扣人心弦,歌词通俗简练,演唱以字行腔,具有说唱特点。如今,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拉祜族民间说唱口述文学《牡帕密帕》的传承受到极大冲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全县能够完整演唱整部长诗的艺人不到十人。为使这部拉祜族的百科全书能代代相传,李扎戈积极向附近的年轻人传授该史诗的演唱方法和内容,现有五位年轻人正在学习演唱《牡帕密帕》。
01-0007 李扎倮 拉祜族 民间文学 Ⅰ-4 牡帕密帕 云南省普洱市 男,拉祜族,1943年生,云南普洱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牡帕密帕代表性传承人。李扎倮自幼生活在拉祜山乡,从小就非常喜爱本民族传统文化,自少年时期就开始学习芦笙舞和拉祜族口述文学《牡帕密帕》的演唱。李扎倮的演唱多为大调式,一般由一个人演唱,随歌词的多少增减音节,重复演唱曲调直至唱完全部歌词,段尾常加入“拉祜”或“拉祜搓”作为结束。随后可以加念白,念白可以是刚演唱完的歌词或将要继续演唱的歌词。念白没有固定的句数,8句、16句或更多,视当时的演唱气氛和艺人的情绪而定。因为能够完整地演唱《牡帕密帕》的19个篇目,并掌握了一百多套芦笙舞,李扎倮被称为“嘎麦巴”“芦笙王子”,对弘扬拉祜族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2006年参加“思茅市首届艺术节”时,因演唱《牡帕密帕》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1989年,李扎倮演唱的《牡帕密帕》经整理后由云南民族文化出版社出版。
01-0008 石光明 苗族 民间文学 Ⅰ-5 刻道 贵州省施秉县 男,苗族,1941年生,2010年去世,贵州施秉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刻道代表性传承人。苗族《刻道》即“刻木”,汉语称为“苗族开亲歌”,是苗族酒歌的一种。演唱者在歌唱时手持圆形竹木棒,其上刻画有歌唱的主要内容,故得此称谓。苗族《刻道》是由五言体组诗的形式构成,它叙述了苗族古老的婚姻习俗,对研究苗族发展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石光明是当地著名歌师吴朝贵的传人,30岁时便能把苗族《刻道》歌倒背如流,是当地最有名望的歌师之一。附近的歌手几乎都曾随他学习《刻道》。除了《刻道》,他还会演唱《姊妹歌》《年歌》《择日歌》等酒歌。随着时间的流逝,苗族的婚姻习俗已经部分地被现代生活方式同化,50岁以下会唱苗族《刻道》的人已经很少,有的村寨甚至出现断代的局面。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石光明就参加了由施秉县文化馆组织的全县民间艺人座谈会与苗族民间文学抢救会,积极关注并致力于苗族《刻道》的传承与发展。他的代表作品有:苗族《刻道》《豆组歌》《年歌》《择日歌》等。
01-0009 吴治光 苗族 民间文学 Ⅰ-5 刻道 贵州省施秉县 男,苗族,1946年生,贵州施秉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刻道代表性传承人。吴治光师从本寨歌师,是当地苗族《刻道》的第九代传人。他不仅演唱技艺出众,会演唱包括《刻道》在内的十二酒歌,而且对《刻道》的传承工作十分积极热心,始终坚持传艺,授徒人数众多。施秉县申报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刻道的部分资料,就是由吴治光整理提供的。海内外多家电视台录制播放了吴治光演唱的《刻道》,对弘扬苗族文化、传播《刻道》技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吴治光主要代表作品有:苗族《刻道》《年歌》《择日歌》《叙酒歌》等。
01-0010 乔玉安 汉族 民间文学 Ⅰ-13 河西宝卷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 男,汉族,1944年生,甘肃酒泉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西宝卷代表性传承人。宝卷又名“宝传”,是明清以来流传于民间的讲唱文学,由唐代的变文、讲经文演变而来。念宝卷,俗称“念卷”,又称“宣卷”,因宝卷的结构为散韵相间,念卷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读书念文,须强调音律声调,因而,念卷人非一般读书识字之人所能担当。乔玉安从1962年开始学习念卷,是该地区念卷第三代传人。1987年,乔玉安担任红水片玉花堂堂主,主持念卷。宣卷、唱卷时间主要集中在农闲时节和每天晚饭后,念卷形式有唱、说、诵,地点从庙会、广场、田间地头直至家庭村舍。宝卷内容寓教于乐,旨在劝人行善尽孝、勤劳节俭、诚实做人、温良恭谦等。宣卷之余,乔玉安已抄卷15万字,收藏各类宝卷10本,为保护和传承这一古老的文化倾心尽力。代表作品有:《金凤卷》《牧牛卷》《黄氏女卷》等。
01-0011 靳景祥 汉族 民间文学 Ⅰ-14 耿村民间故事 河北省藁城市 男,汉族,1928年生,河北藁城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耿村民间故事传承人。14岁时靳景祥随伯父学说西河大鼓,少年时代的说书生涯和唱戏经历,为他奠定了坚实的舞台艺术基础。靳景祥善于把不完整的故事进行加工,使其首尾相连、丰满充实。他讲述故事时口齿清晰、语言精练,时而嗓音高亢,时而低声细语,模仿人物对话惟妙惟肖。任何故事经他讲述都绘声绘色、妙趣横生。他对讲演艺术领悟深刻,对眼神、手势、声调、面部表情的运用都能准确把握,还善于运用一些评书套话,结合耿村口语讲述。至2004年5月,有关部门先后11次采录了靳景祥四百多篇故事,以及歌谣、谚语等,共计八十多万字。1989年,靳景祥的耿村民间故事专集《花灯疑案》由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其本人因此书被河北省政府记三等功一次。代表作品有:《藁城宫面的来历》《三媒六证的来历》《耿村为什么没有姓耿的》《嫦娥与后羿》《花灯疑案》《箱子里装小偷》《石阁老的传说》等。
01-0012 靳正新 汉族 民间文学 Ⅰ-14 耿村民间故事 河北省藁城市 男,汉族,1927年生,2009年去世,河北藁城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耿村民间故事代表性传承人。他自幼爱听故事讲故事,1986年在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普查时被发现,至2004年第十一次普查,他已讲述故事八百多个,其中不乏5000字以上的中长篇,是耿村故事家中故事最多的一位。其故事内容题材广泛,涉及神话、人物传说、地方风物与风俗、动植物传说等。讲述时方言与书面语混合使用,并穿插评书套路、诗词和顺口溜等,表情严肃且少用肢体动作,具有庄重感。靳正新的故事表现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独具特色的教育、娱乐功能,对于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文联授予“中国十大民间故事家”称号。现已出版《靳正新故事百篇》,代表作品有《砂锅记》《于小虎传奇》等。
01-0013 刘德方 汉族 民间文学 Ⅰ-16 下堡坪民间故事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男,汉族,1938年生,湖北宜昌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下堡坪民间故事代表性传承人。刘德方自小热爱民间故事,长期从事民间故事的搜集整理和传承工作,现能讲述故事四百多则。这些故事地方特色鲜明、文化品位高,以反映社会生活、赞美男女爱情居多。故事中常见诗词与对联,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刘德方所讲的民间笑话令人捧腹不止,孝道故事能启迪教育年轻人,受到群众欢迎和好评,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专家赞为“一绝”。2000年被宜昌市文化局授予“优秀民间艺人”称号;2001年被授予“湖北省民间故事家”称号;2005年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民间故事家”荣誉称号。出版DVD光碟《刘德方笑话馆》等,代表作品有《野山笑林》等。
01-0014 魏显德 汉族 民间文学 Ⅰ-17 走马镇民间故事 重庆市九龙坡区 男,汉族,1923年生,2009年去世,重庆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马镇民间故事代表性传承人。1985年至今已经采录民间故事1320则。他讲述的走马民间故事既有纯乡土特色的内容,又有川东城镇特有的风味,能够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1989年,《魏显德民间故事集》由重庆出版社出版。1998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民间故事讲述家”称号。
01-0015 谭振山 汉族 民间文学 Ⅰ-20 谭振山民间故事 辽宁省新民市 男,汉族,1925年生,2011年去世,辽宁新民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谭振山民间故事代表性传承人。谭振山14岁开始讲故事,至1985年《谭振山故事选》出版时已收纳故事686则,至今增加为1040则。他重视题材的选择,讲述时不突出形体渲染,注重语气和表情,以情节曲折、语言生动见长。代表性专辑还有《谭振山故事精品选》。2006年被辽宁省文化厅授予“民间艺术家”称号。
01-0016 陆瑞英 汉族 民间文学 Ⅰ-22 吴歌 江苏省苏州市 女,汉族,1932年生,江苏常熟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吴歌代表性传承人。陆瑞英擅长风俗山歌、生活山歌、劳动山歌、四句头山歌等,掌握着数以千计、原汁原味的传统山歌和民间故事。其嗓音清脆甜美,曲调细腻委婉。1958年,江苏省文化厅与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专家到白茆收集整理白茆山歌,她积极配合,发起新民歌运动,并组织山歌队把山歌唱到了田间,融入了生产。代表作品有:对唱《啥个圆圆在中天》、独唱《唱一声山歌稻发棵》《看嫁妆》等。
01-0017 杨文英 汉族 民间文学 Ⅰ-22 吴歌 江苏省苏州市 女,汉族,1948年生,江苏吴江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吴歌代表性传承人。杨文英自小学唱山歌,参加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地学习和传艺,退休后积极参加山歌会串、交流演出。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她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把山歌曲调的硬转腔进行修磨加工,使唱腔更加委婉细腻。她还具备即兴创作的能力。代表作品有:《小调皮》《山歌泱泱唱开场》《汾湖边上新事多》等。
01-0018 朱小和 哈尼族 民间文学 Ⅰ-24 四季生产调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男,哈尼族,1940年生,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季生产调代表性传承人。“哈尼四季生产调”严谨完整、通俗生动、可念可唱,其中总结了大量梯田农耕生产过程中的科学知识和合理经验,包括以梯田为核心的生活习俗。四季生产调中运用了大量精彩的哈尼谚语,生动活泼,亲切朴素。朱小和的技艺学习既有家庭传承,又有拜师所学。主要代表作品有:《哈尼阿培聪坡坡》《哈尼民族古歌》等。
01-0019 居素甫·玛玛依 柯尔克孜族 民间文学 Ⅰ-25 玛纳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 男,柯尔克孜族,1918年生,2014年去世,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玛纳斯代表性传承人。他是一位知识渊博、即兴创作能力极强的民间文艺家。他所演唱的8部《玛纳斯》唱本是他哥哥记录整理并教唱的。他在演唱《玛纳斯》时,注意吸收其他版本的精彩内容和情节,以丰富自己的演唱。除此之外,他对柯尔克孜族的社会历史、天文地理、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谙熟于心,熟悉各种传说、史诗、民间故事,说唱时能够信手拈来,脱口而出。现已参与整理出版《玛纳斯》史诗18卷。
01-0020 沙尔塔洪·卡德尔 柯尔克孜族 民间文学 Ⅰ-25 玛纳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 男,柯尔克孜族,1941年生,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玛纳斯代表性传承人。9岁起学唱史诗《玛纳斯》,经常参加民众举行的喜庆宴会或祭祀仪式,并在聚会上演唱《玛纳斯》。他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民间文学素材,演唱充满了独特的民间文学风格。其演唱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曲调优美,节奏铿锵,音律和谐。
01-0021 加·朱乃 蒙古族 民间文学 Ⅰ-26 江格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男,蒙古族,1925年生,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格尔代表性传承人。1933年至1942年在当地千户长家当学徒,学会托忒蒙古文字,开始以背诵的方式学说《江格尔》手抄本的故事。1980年至1981年,为收集整理《江格尔》,他说唱和书写了《江格尔》故事共计32章,依此整理的《江格尔专集》25章已出版。他能用较高的调子说唱《江格尔》,有时也用托布秀尔或胡琴为自己伴奏。他是蒙古族民间和学界公认的能够较为完整地演唱《江格尔》的艺术家。
01-0022 李日甫 蒙古族 民间文学 Ⅰ-26 江格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 男,蒙古族,1942年生,新疆和硕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格尔代表性传承人。6岁开始随父学习演唱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民间长诗、民间故事、祝赞词等多种蒙古族民间文学作品。目前他能演唱《江格尔》四个章节,演唱时不用乐器伴奏。他的演唱声音洪亮,表情、动作丰富,引人入胜。
01-0023 夏日尼曼 蒙古族 民间文学 Ⅰ-26 江格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 男,蒙古族,1957年生,新疆和静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格尔代表性传承人。他幼年时期便随叔父学唱《江格尔》等蒙古族民间文学作品。目前他能讲述和演唱《江格尔》9章、《格斯尔》2部,以及一些民间故事、民歌和祝赞词。他在演唱时一般用讲述的形式,有时也用托布秀尔琴伴奏,声音动听,表情丰富。
01-0024 次仁占堆 藏族 民间文学 Ⅰ-27 格萨(斯)尔 西藏自治区 男,藏族,1968年生,西藏那曲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格萨(斯)尔代表性传承人。13岁开始说唱格萨尔故事,据说他的传承属于“神授式”,现在可以说唱《格萨尔》故事83部。1991年被国家民委、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说唱家”称号。
01-0025 才让旺堆 藏族 民间文学 Ⅰ-27 格萨(斯)尔 青海省 男,藏族,1933年生,定居于青海省海西州唐古拉地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格萨(斯)尔代表性传承人。据说他13岁时曾昏迷七天七夜,醒来后口中念念有词,经有关人士鉴定,他说的是格萨尔王的故事。他自报能说唱120部《格萨尔》故事,现已录制11部。他说唱的故事情节清晰,语言优美,结构完整,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代表作品有:《陀岭之战》《吉祥五祝福》《南铁宝藏宗》等。
01-0026 达哇扎巴 藏族 民间文学 Ⅰ-27 格萨(斯)尔 青海省 男,藏族,1979年生,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格萨(斯)尔代表性传承人。据说他13岁外出放牧时,迷迷糊糊睡着后大病一场,醒来之后便开始说唱格萨尔的故事。他自报能说唱一百七十多部《格萨尔》故事,现已录制二十余部。他的说唱独具特色,能够根据不同人物和故事情节变化曲调。其说唱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内容丰富,语言流畅,咬字清楚,整段故事一气呵成,节奏明快。
01-0027 王永福 土族 民间文学 Ⅰ-27 格萨(斯)尔 甘肃省 男,土族,1931年生,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格萨(斯)尔代表性传承人。从小聪明伶俐,记忆力强,在父亲的精心教授下,少年时期便掌握了土族格萨尔说唱技艺,成为甘肃天祝境内唯一能够完整说唱长篇土族《格萨尔》史诗的民间艺人。
01-0028 阿尼 藏族 民间文学 Ⅰ-27 格萨(斯)尔 四川省 男,藏族,1942年生,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格萨(斯)尔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家庭影响,15岁开始说唱《格萨尔》,主要叙述岭·格萨尔王征战一生的故事。传艺以口授为主,运用各种唱腔传播。1984年,阿尼出版《赛马登位》长腔,2003年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藏语部录制了《赛马称王》。
01-0029 吕日甫 蒙古族 民间文学 Ⅰ-27 格萨(斯)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男,蒙古族,1935年生,新疆尼勒克县科克浩特胡尔蒙古乡喇嘛寺庙僧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格萨(斯)尔代表性传承人。他是家族式传承的艺人,自幼学习讲述、演唱《格斯尔》(《格萨尔》流传到蒙古族地区后被称为“格斯尔”)以及民间叙事长诗、民间故事、祝赞词等多种蒙古族民间文学作品。目前他能演唱《格斯尔》5部,已经被编入《新疆卫拉特蒙古“格斯尔”》丛书的第一集中。他的讲述比较平和,但是表情丰富。
01-0030 毕华玉 彝族 民间文学 Ⅰ-28 阿诗玛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 男,彝族,1953年生,2013年去世,云南昆明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阿诗玛代表性传承人。由于家庭的熏陶,他从小就热爱学习各种民间礼仪。他精通彝文,是翻译、整理彝文文献的专家,因熟悉彝族撒尼民俗礼仪,他翻译了古彝文叙事长诗《阿诗玛》,并加以传唱。
01-0031 王玉芳 彝族 民间文学 Ⅰ-28 阿诗玛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 女,彝族,1941年生,云南昆明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阿诗玛代表性传承人。王玉芳16岁开始跟随母亲学唱彝族撒尼民间歌谣,能熟唱包括《阿诗玛》在内的所有彝族撒尼民歌。她嗓音甜美,演唱时声情并茂,悦耳动听,有较强的感染力。她的演唱风格在继承传统唱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有所创新。
01-0032 何全梅 土族 民间文学 Ⅰ-29 拉仁布与吉门索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女,土族,1967年生,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拉仁布与吉门索代表性传承人。何全梅自幼随母学艺,擅长用土语演唱叙事长歌《拉仁布与吉门索》。她演唱时旋律平稳,曲调委婉古朴,情调辽阔、悠远。
01-0033 王保合 汉族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Ⅵ-1 吴桥杂技 河北省吴桥县 男,汉族,1944年生,河北吴桥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吴桥杂技代表性传承人,魔术师。王保合出身于杂技世家,6岁从其祖父王玉林(老北京天桥八大怪之一,卸索大王)学艺,1951年开始登台表演至今。其传统戏法“三仙归洞”演出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速度快、趣味强。缩骨表演因需从小练习,相当艰苦,很难找到传人,目前已面临失传的危险。王保合先后赴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获得第三届全国魔术比赛金菊银奖。曾获“著名表演艺术家”称号,被誉为“鬼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01-0034 傅文刚 汉族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Ⅵ-3 天桥中幡 北京市 男,汉族,1962年生,北京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桥中幡代表性传承人,北京傅氏天桥宝三民俗文化艺术团团长。傅文刚自幼跟随其父中幡绝活唯一代表性传承人傅顺录学艺。为保存、发扬北京天桥中幡,傅文刚毅然辞去公职,潜心研究、改良中幡技艺,一直在地坛庙会表演。中幡高达三丈,耍起来上下翻飞、旗伞飘舞、铜铃叮咚,演员常常需要用头、鼻、口、牙接住飞来的中幡,解说人还根据演练套路配以诙谐的解说,整个表演气势恢弘、惊险多变,且有幽默风趣的特征。傅文刚在北京宣武区文化委员会的支持下,成立“北京傅氏天桥宝三民俗文化艺术团”,培养后继人才十余名。傅文刚不仅家藏王小辫、宝三、傅顺录三代共同使用过的中幡大杆(有一百多年历史),技艺亦曾在“龙潭杯”民间花会大赛中获奖,并多次出国演出、参加文化交流,受到国际友人的称赞。
01-0035 张国良 汉族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Ⅵ-4 抖空竹 北京市宣武区 男,汉族,1956年生,北京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抖空竹代表性传承人,空竹制作人。张国良出身空竹世家,10岁随父学习空竹制作,是目前中国不多的空竹制作人之一,享有“空竹张”的美誉。空竹分双轮空竹、单轴空竹、双轴空竹等,一般的空竹约重200—300克,直径15厘米左右。目前最大的空竹直径125厘米,重30多公斤,而最小的空竹直径仅1厘米。张国良在空竹制作传统的基础上对工艺品种进行改进,使空竹具有实用性、健身性、娱乐性、收藏性等特点。为了继承空竹制作技艺,张国良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经常到各个学校向学生传授技艺,以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张国良的代表作有“中国象棋空竹”“福娃空竹”“龙凤空竹”等。
01-0036 李连元 汉族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Ⅵ-4 抖空竹 北京市宣武区 男,汉族,1947年生,北京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抖空竹代表性传承人,宣武区广内空竹协会会长。李连元祖辈数代一直居住在天桥、菜市口。清末,广安门内的土地庙逢三就有庙会,李连元的祖父、祖母都会参加庙会,边做生意边抖空竹,逐渐成为庙会一景。受家庭熏陶,李连元自5岁起就跟祖母一起抖空竹。成年后,李连元练就了一手高超的绝技:能用两米多长的渔竿抖盘丝空竹。抖空竹祖辈相传的是单轮和异型空竹表演,到了李连元,能把空竹抖得立起来,使得空竹如丝、如立起来的蘑菇,继而做正盘、反盘动作,这种缠绕,称为“盘丝”,可做出“背飞钓鱼”“雄鹰展翅”“上碗”等高难度动作。如今,这项绝技被收入“北京绝活”。作为空竹世家传人,为了更好地传承发扬这项技艺,李连元和老墙根第三小学达成协议,将抖空竹正式列为该学校课程,李连元被聘为指导教师,传授抖空竹技艺。目前,李连元收徒16名。此外,李连元还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文化交流演出,建立了36个活动站,培养了越来越多的空竹爱好者。
01-0037 阿迪力·吾休尔 维吾尔族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Ⅵ-5 维吾尔族达瓦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男,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英吉沙县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维吾尔族达瓦孜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达瓦孜是一项难度高、危险性大的高空表演项目,它要求表演者具备超人的胆识与勇气。阿迪力·吾休尔出身于达瓦孜世家,为家族第六代传人。7岁习艺,为创新、发展、传承达瓦孜,将舞台杂技与民间达瓦孜相结合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实践,其独特的风格、精湛的技艺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喜爱和世界友人的高度赞誉。阿迪力·吾休尔多次刷新高空走钢丝世界吉尼斯纪录,获得各项殊荣,曾被评为“新疆十大杰出青年”,中国文联“德艺双馨”会员,获得“五一”劳动奖章等,国务院为其颁发“为发展我国表演艺术事业做出贡献”证书,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为了让达瓦孜这门古老的艺术发扬光大,阿迪力·吾休尔目前已全身心投入到新疆维吾尔达瓦孜表演艺术传承人的培养中,其弟子技艺水平逐渐提高,屡创佳绩。
01-0038 赵剑英 汉族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Ⅵ-8 武当武术 湖北省十堰市 女,汉族,1926年生,2011年去世,湖北丹江口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当武术代表性传承人,武当山道教武术总教练,武当山剑英国术馆馆长。武当太乙五行拳(原名“武当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式”)以五行相生相克之理为依据,以养气健身、制敌自卫为旨归,讲究尚意不尚力,贵化劲而不硬抗。它讲究动静自如,心息相依,辨位于分寸毫厘,制敌于擒扑封闭。赵剑英为武当武术内家拳全真龙门派第十八代弟子,1932年随名师习武,自幼学习小洪拳、大洪拳、燕青拳、十二路弹腿等许多武术套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41年,赵剑英参加抗日救亡宣传工作,曾受聘为第五战区的武术教官。1980年得金子弢真传,成为武当山嫡传武当太乙五行拳正宗传人。赵剑英长期致力于该拳种的整理、挖掘、推广工作,发表武当太乙五行拳法资料十余万字,发行三套教学光碟,设立网站,教授弟子千余人,门徒达十万余众,影响遍及国内外。
01-0039 曹仕杰 回族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Ⅵ-9 回族重刀武术 天津市 男,回族,1967年生,天津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回族重刀武术代表性传承人。重刀是大刀的原称,它是京津一带的一种传统兵器,在中国已有数千年历史。天津市回族大刀成名于明成祖初年,相传朱棣的一个金陵籍回族将领惯用一把30公斤重的大刀,后来他举家迁至天津,于是有了津门曹氏大刀,代代相传。曹门刀式刚柔并济,动静结合,集力量与技巧于一体,所谓将刀舞起,动如风、静如松;提刀千斤重,舞刀鸿毛轻;刀飞钢环响,刀落寂无声。曹仕杰自6岁随父习武,到25岁时掌握全部曹氏家传绝学,带徒至今。曹仕杰在继承祖传武功的基础上,还创造出“蜻蜓点水”“旱地拔葱”等新招式,在各项比赛中屡次获奖。目前,曹仕杰仍带领“天津回族大刀队”,传承回族重刀武术,已有四百余人学习回族大刀等技能。
01-0040 石同鼎 回族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Ⅵ-10 沧州武术 河北省沧州市 男,回族,1961年生,河北泊头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沧州武术代表性传承人。他是六合拳第八代传人,现任泊头市武术协会副主席、沧州市武术协会会员、全国武术协会会员、世界武术研究会名誉会长。石同鼎所练六合拳具有招式舒展轻敏、手法连贯,稳中有动、动中有静,步法清晰、刚柔并蓄,动静分明、飘洒实用等特点,讲究阴阳,要求起落动静协调配合,心与意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除各门共有的武术基本功外,还有一些根基功夫和特殊技艺的练法,如功夫套路十三太保、五禽、仙天京、接抛沙袋、花样抓坛子等。六合拳法主要的手型有拳、掌、勾、明、暗等,主要拳法有劈、砸、冲等,主要腿法有弹、踢、蹬、勾、旋等。石同鼎自1985年任教练以来,所带弟子新秀辈出,多次在全国各种武术比赛中获奖。2002年,石同鼎创建了“六合武”,以场馆为载体,以六合为传媒,共同推动六合拳的发展。
01-0041 杨振河 汉族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Ⅵ-11 太极拳(杨氏太极拳) 河北省永年县 男,汉族,1953年生,河北永年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太极拳(杨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杨振河1967年起师从于第四代杨氏太极拳传人翟文章、杨振铎,是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杨振河太极拳具有柔和缓慢、圆活连贯、结构严谨、速度均匀,身法中正、虚实分明、内外结合、上下相随、绵里藏针、柔中寓刚,松静自然、舒展大方、老幼咸宜等特点,有“强风劲草、活的雕塑”之称。杨振河国内拜门弟子多达数百人,传承技艺者上千人,在德国亦有弟子数百人。杨振河本人及学生在国内外武术比赛中多次获得大奖。1998年在国际太极拳联谊会中被授予“太极大师”称号,2004年5月被欧洲永年太极拳协会特聘为太极拳协会主席,曾多次在《永年太极杂志》等刊物发表文章。
01-0042 韩会明 汉族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Ⅵ-11 太极拳(杨氏太极拳) 河北省永年县 男,汉族,1925年生,河北永年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太极拳(杨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韩会明自13岁起随杨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李万成习练杨氏太极拳。韩会明传承了杨氏太极拳的原始风貌,其拳术具有柔和缓慢、圆活连贯、舒展大方、松静自然等特点。为了更好地传承杨氏太极拳,韩会明的儿子与孙子都习练杨氏太极拳,长子韩清明与三子韩潜民也成为永年太极拳名师,分别任永年杨澄甫太极拳学院院长、永年杨露禅太极拳学院院长。七十年来,韩会明一直在家乡传承杨氏太极拳,授徒千余人,入室弟子百余人。现在,韩会明已近九十高龄,仍在杨露禅故居接待国内外的太极爱好者,为他们讲学、表演。他还发行了个人教学光盘一套和教材等。2007年,韩会明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武术家”称号。
01-0043 王西安 汉族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Ⅵ-11 太极拳(陈氏太级拳) 河南省焦作市 男,汉族,1944年生,河南温县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太极拳(陈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陈氏太极拳第十九代传人,国家武术高级教练,一级裁判员,陈家沟武术院院长。王西安自幼随陈氏太极拳大师陈照丕、陈照奎学艺,先后二十余载,掌握了陈氏太极的精髓。1972年开始参加比赛,先后二十多次获得全国和河南省太极拳套路和推手冠军。他的套路演练舒展大方、神形兼备,尤善技击、跌打掷放,其拳术迅、猛、灵、脆,威力惊人。1983年开始出国传拳,足迹遍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第一个把太极拳带到日本和欧洲之人,先后在国内外创立以他名字命名的太极研究、训练中心,并同时担任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太极拳组织的教练和顾问。王西安先后出版《陈氏太极拳老架》
01-0044 朱天才 汉族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Ⅵ-11 太极拳(陈氏太级拳) 河南省焦作市 男,汉族,1945年生,河南温县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太极拳(陈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高级武术教练。他于1955年开始学习太极拳,1958年拜陈照丕为师,1973年拜陈照奎为师。其拳艺特征为:外柔内刚、缠丝螺旋;刚柔并济、快慢相间;闪战腾挪、蓄发相变;气沉丹田、降于涌泉;运于周身、用在一点;处处发挥弹簧劲,尤擅擒拿、反擒拿。朱天才国内外讲学传拳几十年,培养学生数以万计,其中入室弟子五百余人,四人已是太极拳名师,在世界各地传授拳法。朱天才还编著了《陈家沟太极拳》《秘传陈家沟太极拳歌诀》等书及《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等多张光盘。
01-0045 张西岭 汉族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Ⅵ-12 邢台梅花拳 河北省邢台市 男,汉族,1959年生,河北邢台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邢台梅花拳代表性传承人。1973年至1987年,师从河南长垣梅花拳大师韩百广学习擒拿格斗、截气营卫、技击实战、太阳功、梅花桩桩法阵法、稀有兵器、排兵布阵等梅花拳系列功法,精通本门派刀枪剑戟,掌握稀有兵器如梅花剑、春秋大刀、流星锤、三节棍、单刀、双刀、七节鞭、梅花枪等的传统套路。张西岭十分重视梅花拳的创新与发展,尤其是梅花拳的基本架势。为了传承梅花拳拳艺,作为梅花拳圣地文武学校校长,张西岭先后培养了梅花拳弟子四百六十余人。为了光大梅花拳技艺,张西岭多次赴外地观摩交流,领悟深究,探讨梅花拳新的发展思路。他还多次带领梅花拳武术队在全国各地及国外演出,弘扬东方梅花拳精神,受到一致好评。
01-0046 李玉琢 汉族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Ⅵ-12 邢台梅花拳 河北省邢台市 男,汉族,1948年生,河北邢台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邢台梅花拳代表性传承人。李玉琢出身于武术世家,是梅花拳第十三代传人。李玉琢所在的前魏村为“梅拳圣地”,是清初梅花拳祖师在直隶最早传拳的地方,世代传承梅花拳文理武功,誉重一方。李玉琢通晓梅花拳文理武功,熟悉梅花拳入门收徒、授徒的规程,作为全县梅花拳协会负责人,为梅花拳的传承尽心尽力、任劳任怨。为了抢救和传承梅花拳,李玉琢和侄子于1982年在本村开办了梅花拳健身辅导站和梅花拳文武小学,在56个村组建了梅花拳武术队,举办了梅花拳骨干培训班,配合邢台县有关部门的梅花拳普查、抢救和保护等,极大地激发了梅花拳演练者的传习热情。李玉琢曾多次带领广宗梅花拳队赴国内外演出、交流,屡次在各级比赛中获奖。李玉琢收藏有《武序》《序武序》《中国梅花桩文武大法》等,获国家体育委员会颁发的二级指导员荣誉证书,邢台县人民政府授予他
01-0047 胡道正 汉族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Ⅵ-13 沙河藤牌阵 河北省沙河市 男,汉族,1927年生,河北沙河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沙河藤牌阵代表性传承人。胡道正自14岁拜陈致元为师,学习藤牌阵,1958年成为藤牌阵第十二代传人,也是当时全国唯一懂得藤牌阵全套阵法的人。沙河藤牌阵本是一种古代兵法实战术,因藤牌轻便,结实耐用,刀砍不进,枪刺不透,在古代战阵中,藤牌兵主要用来对付敌人的马队。古代作战用的藤牌主要由藤条编织,骨骼坚韧,内衬棉花、麻丝,尖顶部罩上画有虎头的生牛皮。今天的藤牌已演变为荆条编织,多用做文艺表演,亦可健体防身。沙河“藤牌阵”的当代传承,仍然通过口传身授完成。藤牌阵的连环攻防套路,环环相扣、变化无常,其攻敌防身的实用性极强,一招一式,板上钉钉,数百年不变。更有祖训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这使得藤牌阵的传授范围非常有限,颇具神秘性。为了将藤牌阵的技艺传承下来,胡道正打破成法,目前已培养徒弟二百余人,其藤牌阵曾多次在体育赛事、艺术节等活动中获奖。
01-0048 霍庆顺 汉族 传统美术 Ⅶ-1 杨柳青木版年画 天津市 男,汉族,1952年生,天津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霍庆顺为霍氏杨柳青年画第六代传人,与霍庆有是同胞兄弟,从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酷爱年画艺术。1956年起跟父辈及姐姐学习彩绘,逐渐深入到刻版及装裱技术。霍庆顺始终坚持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的传统工艺制作杨柳青年画。他不断挖掘、整理杨柳青木版年画资源,尤其擅长手工彩绘,善于处理繁简、大小、色相、色度之间的强弱对比。他积累了大量的年画绘制技巧,其制作的年画刻工精丽、手法细腻、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其作品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好评,2003年,他参加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人过大年”活动,作品《五子夺莲》《连年有余》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曾随中国科技馆知识摇篮展团远赴瑞士进行杨柳青年画现场表演。
01-0049 霍庆有 汉族 传统美术 Ⅶ-1 杨柳青木版年画 天津市 男,汉族,1952年生,天津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霍庆有为霍氏杨柳青年画第六代传人,从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酷爱年画艺术。他6岁开始随父亲霍玉堂学习彩绘,10岁学习勾描、印刷,12岁学习刻版,16岁学习裱画。20世纪80年代开始,霍庆有便与父亲一起挖掘整理杨柳青年画,寻找到百余种有价值的版样和老画,填补了杨柳青年画佛学类作品的空白。1993年,霍氏全家恢复“玉成号画庄”。他是杨柳青年画业内为数不多的集勾、刻、印、绘、裱技艺于一身的年画艺人,尤其擅长出样稿、刻
01-0050 冯庆矩 汉族 传统美术 Ⅶ-1 杨柳青木版年画 天津市 男,汉族,1944年生,天津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2005年被聘任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冯庆矩1960年考入天津荣宝斋,在天津德裕公画社、天津荣宝斋、杨柳青年画工场合并而成天津杨柳青画社后,他师从张兴泽、潘忠义,前者以粗活见长,后者擅画细活。冯庆矩将两位师傅的风格有机融合,很好地传承和诠释了将农民画、文人画、西方绘画合为一体的杨柳青木版年画。他在色彩运用上也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如水笔晕染法、粉脸渲染法、醒粉法等,充分体现了杨柳青年画堆金沥粉的艺术魅力。他的作品寓意吉祥、雅俗共赏。冯庆矩在天津杨柳青画社从事彩绘绘制、创作、授艺至今,积极探索多种年画绘制工艺手法。他还打破民间画秘诀不外传的旧习,从制作画门子、矾墙、颜料的配制到彩绘艺术,每道工艺均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的年画工作者,将完整、正规的年画制作工艺传承至今。

UNESC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

Serial number Project name Year of inclusion Type Declaration method Declaring Country Text content
425 Azi - the art of poetry recital that combines praise, pride and strength 2017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urgent need of protection Declaration separately United Arab Emirates
426 Colombia-Venezuela’s labor songs of the prairie residents 2017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urgent need of protection Joint declaration Republic of Colombia, Bolivarian Republic of Venezuela
427 "Bakgatla ba Kgafela" folk music Dick Pero in the "Kgatleng" neighborhood 2017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urgent need of protection Declaration separately Republic of Botswana
428 Mongolian traditional customs of holy land worship 2017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urgent need of protection Declaration separately Mongolia
429 Tuskwin - Samurai Dance of the Western Highlands 2017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urgent need of protection Declaration separately Kingdom of Morocco
430 Whistle language 2017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urgent need of protection Declaration separately Republic of Türkiye
431 Kuat in the Ase region of Saudi Arabia - traditional interior wall decoration 2017 Representative List of Hum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claration separately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432 The Art of Making and Playing the Bowed String Instrument Camancha 2017 Representative List of Hum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Joint declaration Republic of Azerbaijan,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433 Neapolitan pizza making skills 2017 Representative List of Hum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claration separately Italian Republic
434 Straw hat weaving process and plant fiber technology pinta’o hat hand-making and plant fiber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Tarcos, Clingas and Pentas 2017 Representative List of Hum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claration separately Republic of Panama
435 Basel Carnival 2017 Representative List of Hum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claration separately Swiss Confederation
436 “Chogān” – a horse-riding game with music and storytelling 2017 Representative List of Hum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claration separately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437 Windmill and watermill miller's craft 2017 Representative List of Hum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claration separately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
438 “Estremoz” Clay Sculpture Technique 2017 Representative List of Hum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claration separately Portuguese Republic
467 Enkpata, Onotu, and Oingesil: three male rituals of the Maasai ethnic group 2018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urgent need of protection Declaration separately Republic of Kenya
468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an underdrain water surveyor or water manager in Tuvat and Tidycort 2018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urgent need of protection Declaration separately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of Algeria
469 Wasviander Mask Dance 2018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urgent need of protection Declaration separately Kingdom of Cambodia
470 Shadow Puppetry 2018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urgent need of protection Declaration separately Syrian Arab Republic
471 Suligajik: traditional meteorological and astronomical practices based on observations of the sun, moon and stars combined with local topography 2018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urgent need of protection Declaration separately 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
472 Traditional puppet show 2018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urgent need of protection Declaration separately Arab Republic of Egypt
473 Nakhichevan traditional group dance Yali (Kuchiali, Tenzeli) 2018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urgent need of protection Declaration separately Republic of Azerbaijan
474 Dry stone wall art, knowledge and techniques 2018 Representative List of Hum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Joint declaration France, Republic of Croatia, Swiss Confederation, Republic of Cyprus, Republic of Slovenia, Kingdom of Spain, Republic of Greece, Republic of Italy
475 Assammer in Jordan 2018 Representative List of Hum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claration separately The Hashemite Kingdom of Jordan
476 Avalanche Risk Management 2018 Representative List of Hum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Joint declaration Republic of Austria, Swiss Confederation
477 Bloudruck/Modrotisk/Kirkfest/Modrotalak: European blue calico printing and dyeing 2018 Representative List of Hum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Joint declaration Austria,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Czech Republic, Slovak Republic, Hungary
478 Slovenian mallet lace making 2018 Representative List of Hum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claration separately Republic of Slovenia
479 Memorial of Our Lady of Budslav (Budslav Day) 2018 Representative List of Hum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claration separately Republic of Belarus
480 Chakan: The Art of Tajik Embroidery 2018 Representative List of Hum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claration separately Republic of Tajikistan
481 Chidaba: Georgian Wrestling 2018 Representative List of Hum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claration separately Georgia
506 Buclau: Subanon’s Gratitude Ceremony 2019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urgent need of protection Declaration separately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507 Rituals and customs related to Kimikai Shrine 2019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urgent need of protection Declaration separately Republic of Kenya
508 Chagostanbul Sega 2019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urgent need of protection Declaration separately Republic of Mauritius
509 "Seporu Folk Dance and Related Customs" 2019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urgent need of protection Declaration separately Republic of Botswana
510 Spring Festival of Yurasky Karahod 2019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urgent need of protection Declaration separately Republic of Belarus
511 Samoa woven mats: finely woven mats and their cultural value 2019 Representative List of Hum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claration separately The Independent State of Samoa
512 "Ada and de Negocido" and "Ada and de Paitas" in the south-central coastal areas of Peru 2019 Representative List of Hum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claration separately Republic of Peru
513 White Felt Hat Craft: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Making and Wearing Kyrgyz Men’s Headgear 2019 Representative List of Hum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claration separately Kyrgyz Republic
514 Mountain climbing 2019 Representative List of Hum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Joint declaration France Republic, Swiss Confederation, Italian Republic
515 Armenian alphabet art and its cultural expressions 2019 Representative List of Hum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claration separately Republic of Armenia
516 Pottery craftsmanship in the states of Puebla and Tlaxcala in Mexico and Talavera de la Reina and El Punte de la Sol Vispo in Spain 2019 Representative List of Hum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Joint declaration United Mexican States, Kingdom of Spain
517 Byzantine Hymn 2019 Representative List of Hum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Joint declaration Republic of Cyprus, Hellenic Republic
518 Celestinia Forgiveness Celebration 2019 Representative List of Hum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claration separately Italian Republic
519 Bemba cattle culture in Maranhão 2019 Representative List of Hum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claration separately Federal Republic of Brazil
547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related to the Pastomapa-Mopa varnish of Putumayo and Nariño 2020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urgent need of protection Declaration separately Republic of Colombia "The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related to the pastomapa-mopa varnish of Putumayo and Nariño involves 3 traditional industries: logging, carpentry and varnish decoration. Its Harvesting work requires extensive knowledge of forest trails, tree climbing and delicate harvesting techniques to avoid damaging the plants. The practice is vital to group identity and self-employment. However, it has been affected by challenges including development and globalization and other factors, as well as threats from the fact that logging sites are difficult to enter and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family workshops are unstable."
548 Handmade fabrics of Upper Egypt Said 2020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urgent need of protection Declaration separately Arab Republic of Egypt "The production of Sa'eed, an Upper Egyptian handwoven fabric, is a complex process with exquisite craftsmanship, including a series of steps and techniques from preparing the loom to threading and weaving to the final product. Although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ancient technique continue to this day, but factories gradually switched from expensive silk to cotton yarn, and wide looms replaced smaller narrow looms. Although this traditional practice is one of the sources of group identity and pride , but it still faces many threats, resulting in insufficient attention and inheritance to it."
549 The ancestral music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Aixan/Gana/Obanshi/Kashigu 2020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urgent need of protection Declaration separately Republic of Namibia "Aixan/Gana/Ob#ANSTSI//Khasigu (Aixan/Gana/Ob#ANSTSI//Khasigu) ancestral music knowledge and skills is a kind of traditional music unique to the Nama people. Nama traditional music Including tradi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s. It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unique timbre, texture and rhythm, accompanied by a harmonious main melody. This music often complements the "Nama-stap" dance. In the past, this music was a way to unite the community. and the village, but now it faces many threats, with only a few elders still carrying forward the tradition and possessing the relevant knowledge and skills."
550 Korea Lantern Festival 2020 Representative List of Hum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claration separately Republic of Korea "The Lantern Festival is a custom throughout Korea. On the eighth day of the fourth lunar month when the Buddha's birthday is approaching, lanterns of various colors will be hung on the streets, and people carrying handmade lanterns will gather to participate in the celebration parade. This annual festival Beginning with the sacred ritual of bathing a small Buddha statue, followed by a public procession, after which participants gather for entertainment and group games. The festival plays a key role in promoting social integration, and the celebratory atmosphere temporarily dissolves social boundaries ."
551 Traditional sadhu weaving 2020 Representative List of Hum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Joint declaration State of Kuwait,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Traditional AlSadu weaving refers to traditional textiles made by Bedouin women. The Arabic word "Sadu" refers to transverse weaving. It is a warp-faced plain weave fabric made on a ground loom using natural fibers. The cloth is tightly woven and durable, and its patterns often reflect the desert environment. The main inheritors of the sadhu-making craft are older Bedouin women, who play a key role in passing on the skills. Today, sadhu is used as a functional object Its role has declined and it has become a carrier of profound tradition and culture."
552 Zracusa pottery production, handmade pottery wheel pottery in Zlacusa village 2020 Representative List of Hum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claration separately Republic of Serbia "This heritage manufactures unglazed vessels for cooked food processing. Zlakusa pottery is widely used in homes and restaurants throughout Serbia. The raw materials for the vessels are clay and calcite. The pottery wheel is operated only by hand. The finished product is Many are decorated with geometric patterns. Certain dishes cooked with Zlacusa pottery are said to have a unique flavor. This type of pottery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village of Zlacusa and its surroundings, reflecting the close connection wit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
553 Singapore’s hawker culture, community dining customs in the context of a multicultural city 2020 Representative List of Hum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eclaration separately Republic of Singapore "Hawker culture can be found in every corner of Singapore. Hawkers prepare a variety of food for hawker center diners. These centers act as "community restaurants", allowing people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to come together to share a dining experience. The centers also carry out chess and card games, street games Performances, self-service painting and other activities. Hawker centers evolved from street food vendors and have become a symbol of Singapore's multicultural city-state. Hawkers generally sell specialty foods that have been refined over the years and pass on their recipes,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young people. Family member or apprentice."

Related literature

  • Pan Yue, Yang Lingling, Xiao Jinli, 2023: "The Innovation Effect of Cultural Inheritance—Evidence from Ar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conomic Trends" Issue 7.

Data update frequency

Updated from time to time

文件下载